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大愿第愿国中天人,不复寿终之后,更生复更三恶道者,恶道不取正觉。大愿第愿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意谓:我成佛时,不复往生到我剎土中的更生天人,寿命终了之后,恶道不复更堕三恶道。大愿第愿如果此愿不能兑现,不复我就不成佛。更生《不复更生恶道愿》·

为什么法藏菩萨会施设这一愿呢?法藏菩萨在考察他方剎土时,恶道见到有些剎土中的大愿第愿众生,虽受人天福报善果,不复然很快人天福报享尽,更生又堕落三恶道,甚或有些修行人,临终之际,昧却本因,恶业种子现前,又堕落到三恶道里去了。因此,法藏菩萨要令带业往生的天人,虽然阿赖耶识中还有恶业种子,然终究不再堕落三恶道。

如何理解「寿终之后」呢?须知,往生极乐的众生,本身亦如佛一样,寿命无量,并无寿终一事。然有些往生者悲心甚切,于往生之前曾发过愿,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就赶紧要回来度有缘众生。这里的「寿终」就是指为了酬自己往生前所发的愿,而离开极乐本土,到他方世界度众生的情形,并不是说在极乐世界还有寿命的终结,故并非真实的命终。

阿弥陀佛发这一愿很慈悲,一切往生者如果还想回到五浊恶世来度众生,都能得到不堕三恶道的保证。这就好比涂上了不死药的种子,有了保护层,在水里不会烂掉,在火里不会烧焦,永远不会损坏。有了阿弥陀佛这一愿的保障,吾人就可以放心地发愿:去极乐世界之后,再回来度众生。因为阿弥陀佛会关照、护佑我们,到他方世界不会再下三恶道,临命终时还能够得佛慈佑,回到极乐世界去。

《西方确指》中的觉明妙行菩萨就是例证。觉明妙行菩萨前身曾是晋明帝时代的人,那一世受贫子身,一心生厌离,勇猛精进念佛七日七夜,证得念佛三昧,见到阿弥陀佛,后于七十五岁时往生。往生之后,悲心甚切,多次回到了震旦国,度化有缘众生。或者作比丘,或者为居士,或者为国王,或者为宰官,或者为女人,甚至还做过屠夫、乞丐等等。虽然他示现了这么多身份来救度有缘众生,但是都能够顺利地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明末清初时,为度他原来在唐代的八个弟子,觉明妙行菩萨降临乩坛为他们传授净土法门。

这个例子说明,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再回来度众生就很自在了。故净业行人首先要成就「往相迴向」:所有念佛、诵经以及种种功德悉皆迥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时还要发愿往生彼土见阿弥陀佛之后,还要回到娑婆秽土来度众生,此为「还相迴向」。往相迴向与还相迴向的整合就能成就净业行人的大悲心,与阿弥陀佛的悲愿相应。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