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执着有时候无异于作茧自缚。
1、执着作茧自缚太过执着有时候无异于作茧自缚。有时异于《菩提心论》里曾对“执着”作过这样的候无解释:执着是对自我的过分坚持。人总是太过趋向于保护自我、相信自我、执着作茧自缚供养自我、有时异于信赖自己,候无凭自己旧有的太过经验行事。世人为了能够突显自己,执着作茧自缚而用各种办法诋毁他人,有时异于甚至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候无其实是太过在给自己编织蚕茧,慢慢使别人远离我们的执着作茧自缚世界,直到有一天别人再也进不来,有时异于自己永远也出不去的时候,就会被生活拒绝,成为幸福的绝缘体。 2、若执着在人生的愁绪和痛苦当中,就无法得到解脱。人生在世要学会轻安,自在,不刻意追求,不索取,不用任何执着心给自己设置障碍。 3、能活得简单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世间之事大多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许多事由不得我们做主,越执着就越错,也就越不可解脱。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他们习惯拿对方开玩笑。有一天,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好庄严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4、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 5、”苏东坡神采飞扬地叙述了一遍他与佛印的对话。苏小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说:“哥哥禅师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像牛粪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苏东坡禅功不及佛印禅师正表现在,他心中还有一个执着于我的羞耻心,说自己是佛就高兴,说别人是牛粪就沾沾自喜,如果别人说自己是牛粪,就会心中冒火,这正是一个人执着于自我的表现。究其根源,都是为了一个“我”,最放不下的也是这个“我”。 1、于是所有人都拼尽一生,去赚取这个“我”所需要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最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痛苦。如果一个人能够放下执着,那么他的心境就会柔和清净,万事万物在他的眼里都是愉悦的、美好的。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要抓住些什么;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 2、上天弄人,当人们双手空空来到人世的时候,偏让他紧攥着手;当双手满满离开人世的时候,偏让他把手摊开。无论穷汉还是富翁,无论高官或是百姓,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于一事、一物。 3、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实现某种突破,就必须放下执着。太过执着有时候无异于作茧自缚。太过
太过执着有时候无异于作茧自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 《金刚经》分段贯释——明法身分第四【上】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1---3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十六套:?25>五十种阴魔
-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2>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2>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三)10---12慧律法师主讲
-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三)16 慧律法师主讲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13---15慧律法师主讲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三)10---12慧律法师主讲
- 这不是证圣,若作圣解即受群魔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1---3慧律法师主讲
- 《金刚经》分段贯释——诸法如义分第十三
- 下雨天的日子也是一种美
- 在尽责中求满足 在义务中求心安
- 万里云山归祖庭 千载一会道心倾——美国万佛城恒实法师一行回云居山真如禅寺礼祖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7>
- 一切学习和改变,最终都要落脚于行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