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6>
1、楞严《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经第七处征心,套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处征七处征心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 2、套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妄识无处底下,处征【此如来依喻问定,心>】这个就是楞严如来依照这个比喻。 3、经第【故云如汝所言,套破心潜根内,如瑠璃笼眼之喻。】就像你所说的。 4、【法喻本不相齐,如来将欲施破。】说:【彼人当用瑠璃笼眼,】这“瑠璃”就是眼镜,所以,在这里省略了那个“椀”,瑠璃就是眼镜的意思。说:那个人当他用眼镜罩在自己的眼睛上,【瑠璃固不碍眼根,】戴眼镜的人,当他看到外边的山河大地的时候,【当远见山河之时,】近看是不是看到自己的眼镜。【还近见瑠璃否。 5、此故意问定。】这个就是故意问的。【阿难据事直答: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瑠璃笼眼,远见山河时,实亦近见瑠璃。 1、】实在是近一定看到自己的眼镜,那一定的道理。经文:【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瑠璃合者】佛告诉阿难:你的心,如果用这个眼镜罩上你的眼睛,用这样来比喻,就是心潜藏在眼球底下,用这样来比喻,那么,看到了外面的山河大地,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眼睛。有谁能够看到自己的眼睛的当然这种比喻就不对了,心潜藏在眼根,一下子就被佛所破了。【此正难法喻不齐。 2、】“难”就是破除,这正是破除法跟喻是不齐,“不齐”就是不合,这正是佛陀破除用法跟喻,阿难法喻是不合的。【谓汝心潜伏眼根之里,若同瑠璃合者,】跟这一支眼镜合起来,【则是汝心同眼,汝眼同瑠璃。】你的眼就像这个眼镜。 3、【喻中瑠璃笼眼,当见山河之时,眼见瑠璃;】比喻中,【法中眼根笼心,当见山河之时。】眼根罩住这个心,因为心潜藏在眼根里边。 4、当见山河之时,可是这个心不见眼。全世界哪一个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眼睛呢。【既不见眼,则法喻不齐,】你的比喻是不对的。 5、不整齐就是合不来的。【而所计潜根者。《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
七处征心?26>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