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修行现看蕅益大师的中出补充说明。蕅益大师在讲妄语戒时,不思便他特别提到「增上慢」。议境 若功夫稍稍得力,外人不知法相,修行现谓证果等,中出本无欺诳之心,不思便名增上慢,议境不失戒体。外人然须请教师长,修行现先达抉择是中出非,慇勤悔过,不思便捨其有所得心,议境精求真正出要,外人方免沉坠耳。 假设你修行很用功,而且有某种的相应,但是你不知道整个修行的次第,这种果证的法相。你说:「我证得念佛三昧,开悟了。」但是你这样讲时,你的心是以正直的心讲,没有欺诳他人之心,这叫「增上慢」。你不学无知的增上慢,因为你真的不知道。那么这种情况不失戒体。 但是,你也要小心,这个过失你要赶紧处理。怎么处理呢?请教师长前辈,来判断你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出方法,一方面忏悔,一方面捨其有所得心,执着境界相的心要捨掉,好好地依真正的法要,才不会堕落。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你要是说没有在用功,这句话可能对你没有什么帮助,尤其一些很用功的人,如果你在用功要注意,智者大师《小止观》说,如果你用功一天超过两个小时,这句话对你就很重要。你可能念佛,也可能持咒,那么心跟法,心持法、法持心,慢慢这个心跟法会打成一片。 我们刚开始念佛时会觉得,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佛号,好像两个东西,很生疏,没关系,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刚开始是带有强迫的一种信仰、皈依,我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 但是,慢慢地心跟法会互相摄入,心摄入法中,法摄入心中,到时候就功夫相应。这个功夫相应可能是一剎那,瞬间,也可能会有一段相续的时间,你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相状出现,比方说你看到光明,看到佛陀,甚至于你看到很多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这时你要记着,千万不要跟别人宣说。 智者大师提出,向别人宣说有三种过失: 第一个,你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引导。因为你的境界相,你怎么说都不可能说得刚好,你讲太多也不可以,讲太少也不可以,所以你怎么说都没办法正确地诠释那个所缘境,所以有引导众生误入错误理解的嫌疑。 第二个,功德丧失。你只要讲出来,你再去打坐,那个境界就没了,消失掉了。 第三个,是最可怕的,误入歧途。你讲的时候别人一定会赞美你,然后你对这个相就更执着了。 修行的过程,在《楞严经》只有两个原则:离一切相,修一切法。你的相要越少越好,即便是佛菩萨的清净相都要捨。你说佛菩萨的相要捨,那我念佛也是佛法的相状,那只是我借佛陀的相状,来开显我自性的功德,相状只能够借,不能执着。 你讲感应神通,讲久了以后,你的心就注意这个相了,就开始忽略忆佛念佛那个方法。这时如果你刚好有怨亲债主在鬼神道,他已经等你很久了,你刚好出现这个隙缝就糟了!他就出现你喜欢的相状,然后你就跟鬼神感应道交,误入歧途,堕入魔道了。这个时候,佛陀出世都没有办法救,因为这时你善根完全破坏了。 所以说功夫相应,你只能请教善知识这个是怎么回事。他说:「喔,这个是好现象。」你只是知道,喔,这是好现象,增长信心,如此就好,继续往前走,后面有更好的摩尼宝珠,不要留恋旁边的小花。你知道这个相状是好的,是功德相就够了。 《楞严经》上说,知道就好,「知」但是不能「着」。知道会启发我们的信心,喔,我的业障消除了,我看到这个相状,我消除了,知道就好,继续再往内修,里面有更殊胜的清净功德等着你。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有「有所得心」,这会自己障碍自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 1993年加州大火中轰动美国的奇迹报道(中英双语)
-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 《哪吒2》:那些触动心灵的句子,蕴含的人生智慧
-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 DeepSeek太火了!火到让人不安!
- 《佛陀的格言》十六、学习
- 佛说持八支净戒的功德果报
-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六)功夫只有自己做 佛性要自己悟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十七)任运于体道两光明自相即光明母子相会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才能成就大道
-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十三)在妄想动处下手则一了百了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四)求神通障碍色心大离体所显现的本性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八)以分别心落有为网不得解脱
-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生命真相(二)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八)虚空有多大我们的真心就有多大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四)何时了悟赤裸之智慧性即何时得其自性之见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