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赵州和尚,赵州法号从谂,特色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赵州中国的特色中晚唐时期,活了一百二十岁。赵州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特色在禅学方面造诣很深,赵州并且树立了独特的特色禅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赵州和尚」。赵州在中国佛教史上,特色人们习惯于用所住地点的赵州「地名」来称呼那些有道高僧。 赵州和尚原籍山东,特色他很年轻的赵州时候就出家了。他的特色剃度师是他家乡的一位师父。他的赵州得法师是南泉普愿。南泉普愿是百丈禅师的弟子,百丈禅师是马祖道一的弟子,马祖道一是南岳怀让的弟子,南岳怀让就是六祖慧能的大弟子。赵州和尚是六祖法脉的第五代。 赵州禅师或者赵州禅的特色有两点:第一,他从南泉普愿禅师那儿继承了「平常心是道」的观点;第二,「本分事接人」。平常心是道和本分事接人,应该说是赵州禅最具普遍意义的两大特色。南泉普愿禅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禅师,俗姓王,在禅宗史上,很多地方称他为「王老师」。南泉也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在安徽池阳,也就是现在的池州市,在九华山附近。南泉禅师所继承的禅风就是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读过马祖语录的人都知道,马祖道一倡导的禅风以「平常心」为特色。 赵州禅师在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所在地)驻锡传法。当时没有柏林禅寺这个说法,所以在禅宗的灯录上,「柏林禅寺」这个名字是找不到的,只提到赵州和尚住在赵州城东的观音院或者赵州东院。 赵州和尚在观音院驻锡时,已经八十岁。他在那儿传播佛法的时间长达四十年,影响很大。但是,此前他参学的时间更长,至少有六十五年。赵州和尚经过六十五年的苦修参访,到了八十岁才开始出来传法。从这样一个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修行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他老人家对求法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慎重! 有一首诗说: 赵州八十犹行脚 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 始知空费草鞋钱 草鞋钱是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交学费」。在还没有归来的时候,这个草鞋钱、这个学费一定要交,只有把这个学费交了,你才会真正地有所收穫、真正地可以回家了。 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啊呀!我的学费都白交了!当你说学费白交了的时候,你已经是有所成就了。赵州和尚知道「空费草鞋钱」是在什么时候呢?在他八十岁的时候。可见修行悟道这件事情是多么的艰苦,需要一个漫长时间的磨炼,才能够达到目标。达到目标以后怎么办呢?还要继续修。知道草鞋钱白费了,并不等于说从此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休息了。 由于赵州和尚住持观音院,所以在唐、宋时期,赵州观音院可以说盛极一时,宗风大振。到了辽金时期,柏林禅寺一度成了律宗的道场。元朝的时候有位临济宗的禅师又把这个地方恢复成为禅宗的道场,叫做「革律为禅」。此后,一直到明清,这个地方仍然是禅宗的道场。 清朝雍正皇帝对赵州和尚的禅风、语录曾经赞赏有加。在《御选语录》里,雍正皇帝专门为赵州和尚的语录写了一篇序文,认为赵州和尚是达摩以来、六祖以下一位非常有特色的、见地非常透彻的大禅师。虽然我们不以雍正皇帝的「金口玉言」作为判断标準,但是,雍正皇帝在禅宗方面曾经用过功夫,并被当时及后来的一些大禅师所印可,这一点在教界和学界都是公认的。因此,雍正皇帝的话应该说是有其根据的。 现在日本禅学界,研究中国禅宗最有名的学者是阿部正雄。在他写的一本书中提到,六祖以后最有代表性的禅师有两位:一位是临济祖师,另一位就是赵州和尚。他说,这两个人,一个代表了智慧,一个代表了慈悲。临济禅师代表了智慧,赵州和尚代表了慈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 身上有福慧的香气,人家自然会靠近你
- 把念的地藏圣号和《地藏经》供养十方诸佛,福德不可思议
- 「中阴身」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 打坐念佛气一直在头上鼓,应该如何解决
- 从外道场转移到内道场
-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 除念此六字外,了无一念当情
- 「多闻」比不上「反闻」
- 从外道场转移到内道场
- 晚出家者,有十种罪过
- 把念的地藏圣号和《地藏经》供养十方诸佛,福德不可思议
-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 圣安法师口述: 跟随虚云老和尚的日子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