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共读楞严开示7——科判与序文

共读楞严开示7——科判与序文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7——科判与序文。楞严楞严经讲义是开示科判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序文,这两部开示是共读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严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科判有修之仁,序文各位高僧大德,共读开悟见性的楞严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科判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序文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共读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楞严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开示科判

共读楞严开示7——科判与序文

2、妙禅那----得圆证,也就是佛所说的「诸菩萨万行」中道「行」法,而能「带果行因,历位修证」。什么叫做带果行因呢。证悟到佛陀的果也是不生不灭,把这个佛陀的果拿来我们因地上修行,叫做带果行因。

3、所以,初发心即成等正觉,意思就是说:懂得明心见性的人的修行,初发心,明心见性;到最后证佛果,还是明心见性。所以,初发心即成等正觉,就是这个道理,就是不生不灭的根性。

4、初发心即成等正觉,就是带果行因。历位修证,是名妙禅那。依正因佛性(证圆通体),双兼缘因佛性跟了因佛性,这个缘、了二因,就是缘因佛性和了因佛性。

5、(起智运悲,上求下化),所以,为什么出家人加一个「上下」呢。出家人加一个「上下」,就是上求佛道。

共读楞严开示7——科判与序文

1、乃是性具圆妙定慧中中流入果海,什么叫做「中中」。就是中道,不着二边,谓之中道,不偏空、不偏有,不着空、不着有,叫做中中流入果海。也就是只有不住着一切法的人,才能进入佛的领域;假借任何理由斗争、纷争、诤论,统统不是佛陀的好弟子,因为违反佛陀的萨婆若海。中中流入萨婆若海,为什么能够中呢所以,修学《楞严经》的人、修学佛道的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就抓到了修行的根本。

2、楞严三定的方便----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妙奢摩他:一、破识显根为最初方便。二、会四科融七大为最初方便。三、究三续穷五大为方便,三续就是众生相续、业果相续、世界相续,为圆悟藏性之方便。

3、妙三摩:一、道场诵咒为最初方便,所以,要好好的诵咒。二、从根解结为最初方便,见一切相,即离一切相,从这里下手,闻一切声,心一定要如如不动,赞叹、毁谤等同菩提;顺境、逆境都是佛性。

4、三、一门深入为方便,初学佛法没有办法,顺逆二境皆是佛性,要从一门深入。所以,这一门就是耳根,耳根,所以要听经闻法,你要放念佛机,南无阿弥陀佛,熏习再熏习,又熏习,就是这个方法,因为在娑婆世界是用耳根修行。所以,听经闻法,要列为生命第一个重要课题,念佛也是很重要。

5、听经闻法也是非常重要。一门深入为方便,为证圆通体之方便。妙禅那:一、三渐次为最初方便,二、乾慧地为最初方便,三、五十五位为方便。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