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的二十八种利益
【佛告虚空藏菩萨。地藏谛听谛听。种利吾当为汝分别说之。地藏若未来世。种利有善男子善女人。地藏见地藏形像。种利及闻此经。地藏乃至读诵。种利香华饮食。地藏衣服珍宝。种利布施供养。地藏赞歎瞻礼。种利得二十八种利益。地藏一者。种利天龙护念。地藏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歎。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佛答覆虚空藏菩萨的问,说你要如实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分别说之,就是什么样情况得什么功德,一一说明。凡是念《地藏经》的、持地藏名号的都能得到利益,总说有二十八种。 假使在未来末法的时候,有发心的、做善事的、想读《地藏经》的,乃至于见过地藏菩萨形像的,听到《地藏经》又能够读诵的,对《地藏经》、对地藏菩萨,或者香、华、饮食、衣服、珍宝来供养地藏菩萨,或者是赞歎地藏菩萨功德,赞歎《地藏经》,一共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这指人说的,天龙就得释梵护念,梵天释梵护持这个天龙,天龙又护持人。这个龙不是大海的龙,这是护法龙。第一种。 二种,「善果日增」。闻到《地藏经》,乃至念地藏圣号,他每天的善果增长。善因增了,自然就得善果了。闻到是因,念《地藏经》是因,见地藏像是因,但是他感果就成就了,得到天龙护念,什么灾难都没有了,遇难呈祥。他所做的善事,善事愈多,善果愈增强。他把成圣的因积聚了,将来一定能成圣人、能成佛了,成就一切圣因、成佛的圣因。 第四种,「菩提不退」,直至成佛。 第五种,现生的生活当中衣服丰足,绰绰有余,不会缺衣服穿的。 任何灾疫临不到他头上,像传染病一切灾害都没有。水灾、火灾都离除了,也没有盗贼的困难,不会遇到盗贼。同时人家看见他生起恭敬心、赞歎心,人见钦敬。诸神、鬼神都来助持他,就是护卫他。 假使若是女身,女人不喜欢女身,可以转变为男身。若是女人,经常作国王、大臣的女儿。 十三,「端正相好」。 十四,「多生天上」,在人间都很少。这仅仅是闻到《地藏经》、见到地藏像,能够赞歎就获得这样的利益,还没把你修行算到里头来。 十五,或者成为帝王。 十六,或者有宿命智,知道自己过去生。得到这种神通,是念地藏菩萨修行得到的感应的。 十七,凡有所求皆能满足,所愿必成。 十八,「眷属欢乐」,阖家平平安安地、愉愉快快地。 十九,「诸横消灭」,飞灾横祸、意外的祸害绝对没有。 「业道永除」,不会再堕三恶道了。这个业道指的是三恶道说的,不会再堕三恶道了,永远除掉了。 二十一者,「去处尽通」。这包括你修道,你想修道一定都能通达。护法神的护法,加上自己的精进,就是不会退堕的。去处,就是想修道的去处。在人间,你要想到哪去,你念念地藏菩萨圣号,灾难没有。 「夜梦安乐」,二十二种所感的果报,夜间都做好梦。 二十三,「先亡离苦」。你要修行,念地藏菩萨、念《地藏经》,你的过去的先人,「一子得道,九祖生天」,就是你所有的、你的家族的先人,他们都脱离苦难了,离开苦难了。 同时依这个福德,把你过去生所积的福德,生生世世地依福而受生。 二十五者,「诸圣赞歎」,因为你是善人了,行善了,修道者了。 二十六者,「聪明利根」,有智慧。 二十七者,「饶慈愍心」,饶益一切众生,有大慈大悲的心。那你饶益众生,大慈大悲度众生,毕竟成佛。 第二十八个愿,决定能成佛。念地藏菩萨圣号、读《地藏经》的,一定能成佛,这个只是在人轮当中。 佛跟地藏王菩萨说要是未来世,也就是指我们的当机众,现在的我们都是这个法会上未来世的当机众,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到地藏的形相——地藏王菩萨的形相怎么样塑的都有,有的立像,有的站像,有的光头,有的拿锡杖,各种形相不一样。 「及闻此经」——此经就是《地藏经》。「乃至读诵」,不仅是听,而且还能读,照着经本念、背着经本诵。更以香华、饮食、衣服、珍宝来布施、供养或者赞歎,称赞地藏王菩萨的功德。「瞻礼」就是顶礼。如此,就能得到二十八种利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二)25---27慧律法师主讲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五)10---12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14>
-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 万如通微禅师悟道因缘
- 《楞严经》第十六套:?31>五十种阴魔
- 《金刚经》分段贯释——佛知见究竟分第十六
- 四空定的过失
- 一个很离谱的发现:人一定要坚持做让自己“爽”的事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8>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5>
-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46---47慧律法师主讲
- 《金刚经》分段贯释——资粮分第三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5>
-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4>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16---18慧律法师主讲
-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红尘是什么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