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分段贯释——住忍苦分第十
1、金刚经分《金刚经》分段贯释——住忍苦分第十。段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总共六次翻译,释住而世间读诵者,忍苦每每喜奉秦译本,分第主要是金刚经分因为秦译本文之简洁利落过去古今文人注释,多至数十家,段贯大多重视消文释义而疏于述义,释住于般若宗旨渐行渐远。忍苦 2、分第般若者,金刚经分心华妙谛,段贯无实无虚,释住密密深深,忍苦千圣不识,分第哪里是一家之私言可穷尽其奥妙。芯记禅院公众号发愿方便读诵受持者,择其现前资料方便,刊发王骧陆上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门以及《金刚经白话述义》,《金刚经受持法略说》共八部分,另外收录刊发六祖大师等的注解,台湾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讲义,做出一个有关《金刚经》的合集,以飨读者,方便受持读诵者。 3、鉴于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错误。希望读者海涵。【分义】精进深入者,不仅一布施已也,必忍辱以赴之,若有心动歌利王表贪,凡见色而盲目,闻声而迷耳,是名割截身体,节节支解,心若住于色声六尘,即不名觉,非住于菩提矣。 4、此降心第一妙诀,先忍幻身受苦之我相,再忍幻心缘起之法相,言离一切相者,不仅此幻身受苦之相也。否则以恒沙身命布施相衡,此尚不得名为忍辱耳,故必除妄生慧。斯名真忍苦,真波罗蜜也。【经文】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何以故。 5、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 2、又说一切众生。【注释】经文处处说般若,人将疑不必勤苦行度,但持说般若可矣。是将偏于理解而忘却事修也,故云布施,然非单说布施一门也。 3、凡六度万行,无一不相通,无一能离般若,还当住于忍苦处。世尊自表往昔所修之苦行,意谓若无般若,即不能行忍而起嗔恨矣。 4、若以节节支解为苦,即有我人四相矣。因世尊此时,已离一切人相也,并离一切布施忍辱诸法相也。 5、是故心不应有住,以根本心不可得,此不可得者。若有所住,即为有心,即立色声香味触法,而不能住于菩提矣。住菩提者,住于无所住也。《金刚经》分段贯释——住忍苦分第十
《金刚经》分段贯释——住忍苦分第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 怨恨世界有用吗?静波法师:从来就没有障碍,只是我们想不开罢了
- 拼命赚钱不一定会幸福,但拼命取悦自己一定很幸福!
-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 随喜是增长自己功德最便宜的事
- 晚间需要用药石的,均不可为他人授八关斋戒
- 学会“用脚做梦”才能够梦想成真。
-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 春节开始,大家要念消灾吉祥神咒
-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 忏云老和尚:参加助念,看到人在死时躺床上喘着粗气,忍受着肉体最后煎熬,会突然感悟到…
- 用无贪来对治贪着
- 快乐的员工才能创造快乐的服务
- 总想走捷径,就总会绕远路
- 智敏老和尚 ∶ 我家里风水不好怎么办?
- 可以跟着念佛音频旋律唱念佛号而不计数吗
- 提醒读者行者今人读《金刚经》有四病当除
- 忏云老和尚:没学佛前身边大多是酒肉朋友,学佛后身边是同参道友
- 智敏上师:《心经》是去魔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要看你怎么念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