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二)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断肉?食肉诸种类,何因故食肉?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类何八十二,开示云何不食肉。云何因故云何制断肉。不食食肉诸种类,何制何因故食肉。断肉楞伽经义贯是食肉食肉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诸种 2、共读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类何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云何因故各位高僧大德,不食开悟见性的何制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断肉。食肉诸种类,何因故食肉这是第八十五个问题。“云何”就是为何,佛制戒弟子不食肉,当然这在大乘经典,尤其在《楞严经》、《楞伽经》有讲到,如果到小乘去的话,就没有这个,小乘,他们叫做随缘,佛制的戒律里面,他们去托钵不能有分别心,经过了七家托钵,没有,那么就要回来,那么人家给什么你就吃什么,也不能有选择。 5、不是像大乘的。为何佛弟子,为何佛制弟子皆应断肉食,云何佛陀制断肉,食肉之人,诸种类有多少,何因就是何因缘,故好食众生肉。【义贯】为何佛弟子“不食肉”。为何如来“制”佛子皆应“断肉”食。 1、“食肉”之人有多少“种类”。他们以“何因”缘而好“食”众生之“肉”。盖众生长劫以来,于六道中生死流转,常改头换面,互为父母兄弟姊妹六亲;以改头换面故,故不相知,若因不相知而杀食,安知你所杀食者不是你前世之父母兄弟六亲呢。 2、若如是因不知而相杀者,则至为惨酷,因此如来大慈,教令断肉,俾不互杀互食。此以慈悲、止杀故断肉经文:【云何日月形,须弥及莲华,师子胜相刹,侧住覆世界,如因陀罗网,或悉诸珍宝,箜篌细腰鼓,状种种诸华。 3、或离日月光,如是等无量这是第八十六个问题。这一段是讲佛的证量境界,能看到无量无边的华藏世界,而不必用天文望远境,这个现代,如果以现在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来看到佛形容这个世界,这个天文学家会吓一跳,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没有用任何天文望远镜,所以佛有肉眼、有天眼,有法眼、有慧眼、有佛眼,跟众生不一样,众生有散光眼、近视眼、斜视眼,就差很多了,众生没有什么眼,就是只有近视眼、散光眼,底下是讲佛的证量境界,佛不必用天文望远镜,看到什么世界呢。 4、“云何日月形”,这大慧菩萨境界跟佛是接近啊,因为是十地菩萨了,所以也能够看到,有些世界,它的形状像日,有的世界形状像月亮,日跟月,有的世界形状像须弥山,“须弥”就是补上一个山,以及像莲花,当然是指华藏世界啦,那么“师子”是指师子世界,师子世界为一切世界当中,“胜”就是最殊胜之相的佛刹,经典里面讲的师子世界,为一切世界中最殊胜之相,也是最殊胜的佛刹。“侧住覆世界”,有的世界像这个器皿侧立,譬如说,你都洗个盘子,有的世界是这样子的,盘子的侧面,我们盘子正面看是圆,但是侧面看像一条线,真的,用天文望远镜看就是这样,有的世界像器皿侧立,侧住就是侧立,正面看、侧面看,盘子的侧面,或者是器皿的侧面,有的是覆,可以看整过像器皿,“覆”就是覆盖,就像器皿圆圆的盖住,意思是说,有的世界像器皿的覆盖,所以前面侧住是看到侧面,那么覆盖世界,这个覆就是盖,那么就是看到全面的类似器皿的形状,其实这个都是无量无边的星球。 5、有的像帝释天中,像玉皇大帝上面的因陀囉网上的宝珠,观想一下,如果你纵横的,看到这个鱼的网,鱼的网纵线横线交错着,然后每一个交叉,点,衔上一颗,宝,珠,而那个,宝,珠可以反映种种的光,那么吊起来,你看这个有多壮观,每一个珠,可以含摄几万颗珠的光,几万颗珠的光不离这一颗珠,这光光相摄,所以常常用来,叫做帝释天中的因陀囉网上的宝珠。有的世界,悉就是全部,悉诸种种的珍宝。“箜篌”有的世界就像箜篌这种乐器,“细腰鼓”有的世界像细腰鼓,细腰鼓就是两边粗。叫做细腰鼓的世界,这句的意思是,有的世界的形状,像箜篌的乐器,有的世界两边粗。共读楞伽开示
八十二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断肉?食肉诸种类,何因故食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