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问答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卷)

顿悟入道要门论

1、顿悟顿悟入道要门论本论为唐代高僧大珠慧海禅师所作,入道分为上下两卷,门论以对话形式阐明修行解脱之根本。上卷夫善知识者,顿悟如巨海舟航,入道能度迷类。门论善知识就像是上卷大海航行的巨轮,能度愚迷众生,顿悟又像长夜明炬,入道善破昏惑群心。门论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卷)

2、上卷大珠和尚首参马祖,顿悟使入慧海之法界,入道令开宝藏于自家;所以灵辩滔滔,门论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如圆器之倾珠。于是曲设多方,垂慈利物,发扬至道,乌可以笔舌赞叹哉。

3、大珠和尚首次参见马祖道一禅师,便使他进入智慧如海的境界,令他开启了自家的宝藏,找到自性,所以他聪灵的辩说,犹如大江大河之水滔滔不绝;禅机高论如竣岭叠叠连绵不断,又如从圆器之中倾倒宝珠。总是婉转譬喻,垂慈利物,发扬光大无上之道,简直是用笔舌难以尽赞的啊。妙什维那、四明翠山大中理公之神足,夙具灵根,素培智种,禅余之暇,阅此老语录,有所证入;平生碍膺之物。从上佛祖舌头,一无所疑矣。

4、妙叶比丘是一位四明山寺里主管事物的僧人,天台宗的修持着,他夙具灵根,素培智种,在打禅之余翻看这本老语录,有所证入,平生那些滞碍自己的概念一扫而光,像佛祖那样辩才无碍。此亦古塔主睹云门语而嗣之。故捐资镂板,以广其传,期以后之来者,同一了悟此之功勋不坠庶几法流不泯,派永接于曹溪,灯焰长存,光愈明于少室者也。古塔主,作序者崇裕和尚本人,看到这篇著作也就像见到云门文偃的话一样,决定继承传续。

5、所以,捐资刻印,以广其传,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经典并一样明心见性。这是我真实的心愿,并不是只做表面文章。

上卷

1、对这件事坚持不懈,实现这种愿望的决心越来越坚定,相信能够实现。一定能使法流常淌不泯,永接于六祖法派,使佛法灯焰长存,光愈明于少林。

2、——阿育王山沙门崇裕书。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

3、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问:欲修何法。答:唯有顿悟一门。

4、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

5、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