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七十八)禅师以何法,建立何等人?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七十八,开示禅师以何法,禅师建立何等人。何法何楞伽经义贯是建立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共读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禅师各位高僧大德,何法何开悟见性的建立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共读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楞伽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开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3、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禅师以何法,建立何等人这是第七十九个问题。 4、“禅师”要堪称禅师之人,意思是说,要怎么样子才够资格称为禅师,要什么条件,才够资格堪称禅师之人。那么以何法建立,或者是把它翻过来,叫做建立何法,才能够成就,所以,以何法建立这五个字,要接下来,与前面“禅师以何法”,念,义理才会清楚,说,“以何法建立”,用什么法来来建立呢。意思就是,要什么法才能够让禅师达到一定的水平,一定的悟境。意思就是,堪称禅师的人是要具备怎么样的资格,那么这个禅师是什么法来建立,然后能够成就什么人呢。 5、“何等人”就是成就谁呢。“禅师”:《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这么说:“天子问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 1、文殊曰: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者,得名禅师,什么叫做一行思量呢。什么叫做一行,一行、就是真如行,完全没有高下,一切法一行思量,意思就是一行,就是同一个真如,所谓不生真如遍一切时间、空间者是一样的,所以叫做一行思量。 2、【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为什么无有少法可取呢。因为诸法趋向于空无自性。 3、所谓不取此世后世,注意那个取字,就是着,修行的关键在于不着,不着,不是说我刻意的不去执着,是体证到诸法本来就空,本来就没有东西可以执着,是这个意思。叫做不取此世后世,也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谓一切法悉无,悉无、就是一切法自性本空,众生如是不取。众生就是正在修行的人,如果能够学习一切法不取,就是一切法无所住,不取就是不住应无所住的意思。 4、【无少取,】就是一点点少许的法都不取,叫做无少取。【非取不取,】非就是不取,连不取之心,中间补上一个亦,亦不取着,就是我不取,连这个不取的心也不取着,连不取之心亦不取,叫做非取不取,这一般人还看不是很明了,什么叫做非取不取,就是连那个不取的心也不取着。于一切法悉无所得,故无忆念;没有忆念,忆、就是卡在某一种观念啊。 5、同时一直回想过去的。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最重要的统统是用本来面目,意思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也可以说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十方,没有三世,所以不用忆念法,那么用真如,若不忆念,用真如,彼则不修,因为自性本来具足,若不修者,修则有坏,就是生灭,不落生灭,这不修就是无为,彼则不证,也没有能证所证。简言之,所谓禅师者,即为已悟无生、无少法可取、无所得、无忆无念、无修无证之境界者,方得名为禅师。共读楞伽开示
七十八禅师以何法,建立何等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樑
- 学佛就是为了更好的做人
- 带上自己的阳光,照亮自己的心灵。
- 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欲望?是否就是逃避一切社会责任?
-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 弘一法师说:人一定要心静,言多必失
- 德林老和尚:不念生老病死苦,你那个菩提心是发不起来的,即使发起来也不真实,不坚固
- 尽人事听天命
-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 广化律师亲述靠地藏菩萨加持超度亡母升天
- 密参老和尚曾打完禅七接着打水陆,见了地狱图印到心里去了,长久无法排除
- 妙莲老和尚:这是你善根太少了!才生疑惑!
-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 带上自己的阳光,照亮自己的心灵。
- 忍痛斥资400给弟弟做盖洛普测试,他一句“没感觉”让我傻眼了……
- 很容易情绪化,经常被人说太敏感,怎么办?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帝释天问佛陀:人生在世最难断的是什么?释迦牟尼的回答直指人心
- 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人生一定会开挂
- 弘一法师语录二则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