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这个布施应该怎么做呢?实际上怎么做呢?这个地方有两段,应该用先看过失相,态度再看这个功德相,布施这个以下有五种过失相要断,应该用先把它念一遍: 由能损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自懒惰住教他行施;于来求者呵责嗤笑,态度旁言轻弄,布施粗言恐吓而后给与;违越佛制学处而施;不能如有资财而施,应该用长时积集然后顿施,态度是布施为应断。 这以下有五种过失是应该用要断除的,在实际的态度行动要断除,第一个你由于损害他人的布施方便而行布施,你把别人的应该用钱财偷过来,去损害他人的态度利益,再来布施三宝,布施这个不可以,这种布施不能构成菩萨道的波罗蜜,这第一个。 第二个,自懒惰住而教他行施,你自己不布施教他人去布施,你自己没有去参与,这个不能构成波罗蜜,第二个。 第三个,于来求者呵责嗤笑,旁言轻弄,粗言恐吓而后给与。人家来向你求这个钱财,你呵责然后就是嗤笑,你就是轻慢的去讥嫌说:喔,想不到你也有这一天喔,你就讥笑他,旁言轻弄,或者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调弄对方,来轻慢对方,或者以粗恶的言词,来恐吓对方然后才给他,虽然你还是有给他,但是这样的给与,不能构成波罗蜜。 第四个,违越佛制而行布施,就是你这个布施的钱财,是透过杀盗淫妄的行为获取的,这个是不可以构成布施波罗蜜的。 第五个,你不能够在如有资财的当下,就是你不能把握当下的因缘。你就是把这个钱财,说我三十年后再布施,二十年后再布施,经过长时间的积集再布施,这个无形中已经产生一种很坚固的悭贪之心,这种布施也不能构成波罗蜜。以上的五种是不能构成波罗蜜的,一个菩萨应该要断除五种过失。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我们把它念一遍。 谓舒言平视,含笑先言。随对何田,皆应恭敬。亲手应时,于他无损,耐难行苦,而行惠施。 布施当中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舒言平视,含笑先言」。我们在布施的时候,最好讲一些柔软的言词来安抚对方。因为接受者本来就有自卑感了,所以你布施者要先低下头来,讲一些柔软的言词来安抚他,而且要用平等心来安慰他,不要有对立的心。「含笑先言」,我们可以主动地来跟他做一些言词上的沟通,消除他内心的罣碍。 第二种,「随对何田,皆应恭敬」。不管面对的是敬田、恩田,还是悲田,我们要把它当做是自己行菩萨道的一个很重要的资粮。我们必须要仰仗众生的相状,才成就我的布施波罗蜜,我们要心生感恩、恭敬。 第三种,「亲手应时,于他无损」,最好是亲自去做。你不能说:「欸,我把钱交给你,你帮我布施。」不可以!因为你亲自去做,你眼睛看到,耳朵听到,你就很容易激发你的菩提心,所以最好是亲自去做。「于他无损」,不要在伤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之下去做。「耐难行苦」,你要有坚定的意志力,遇到困难也绝不放弃行惠施。 这三种情况的布施就能够构成波罗蜜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 盖洛普优势丨适应才干靠前的人,别再逼自己强忍着了!
- 盖洛普优势丨如何找到一个人的核心驱动力?
- 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原来菩萨真的已经事先安排好
- 见月老人《一梦漫言》
- 界诠法师:抄经需谨慎
- 灭却心头火,胜点佛前灯
- 界诠法师: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 盖洛普优势丨如果你总被人夸积极正能量,那一定有这些优势!
- 界诠法师: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 界诠法师 :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我想学佛,但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 物欲简单,精神丰盈。
- 界诠法师:把心安住在佛法上,但就是想玩手机…
- 痛苦是上天在给你变聪明的机会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法藏法师:对生命、周遭、苦难、佛法都毫无一点感动的人,他所学到的会是怎样的佛法
- 皈依三宝要凭一个“真诚”
- 界诠法师:我们比丘再不努力,戒律很快就会面目全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