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助念者和债主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时需氛围不大好,比如助念人员普遍较昏沉、冤亲心态不稳定,立牌所以判断可能有无形众生干扰,助念者和债主就会在助念现场或其他房间为亡者、时需冤亲债主、冤亲现前有缘众生立牌位,立牌请问立牌位对病人或亡者有利吗?会有负作用吗? 大安法师答:临终助念,助念者和债主就是时需帮助病人一心一意投靠到阿弥陀佛那儿去。有没有冤亲债主,冤亲不是立牌你当下要关心的问题,你就是助念者和债主关心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时需因为无量劫以来的冤亲冤亲债主太多了。 那些恶道的众生既然过来了,就是要干扰的,因为它不希望这个病人离开三界,它就是要把病人引到恶道里去,它才高兴,你怎么跟它商量呢?难道你求它发个善心赶紧离开吗?它本身就是有备而来,不达目的就不走。你立个牌位,它还会在旁边笑你:「你立牌位干嘛呀?我就是来干这个事情的。」所以,对于这些一概不予理睬。 在前面已多次谈到,你只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名号里面内具的光明就在护佑你,佛光就让那些恶道的鬼神乃至天魔统统靠拢不了,它就会后退,因为恶道鬼神是喜欢阴暗的。纵然在它準备靠拢的时候,在弥陀名号的光明当中,也会令它的恶念转换,变成慈眉善目的同参道友了。 还有一个记载,有一个编竹器的工人,他家住在一个江边,透过窗口就能够看到江水。有一天,他正在编竹器,听到有两个水鬼在那里讲话,其中一个说:「我终于等到机会了,明天有一个喝醉酒的人,会到江边来喝水,等他喝水的时候,我正好把他拉下水,然后我就可以投生了。」因为一般来说,这些溺水鬼非要找个替身,才能投生的。 另外一个水鬼就说:「好啊,你的机会到了,祝贺你,我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这段对话,编竹器的工人听得很清楚,第二天他就专门在那里等,看看有没有这回事。到中午的时候,果然有个喝醉酒的人挑着担子,踉踉跄跄地走来了,由于很口渴,就到江边放下担子,蹲在那里掬水,在喝水的时候,那个水鬼真的就在前面引诱,这个喝水人的身体就越来越向前倾了,基本上就快掉到水里了,但是有一个奇迹出现了。 这个人虽然喝醉了酒,可能平时受到佛号的熏陶,他一边掬水,一边自言自语:「哎呀,阿弥陀佛,这个水很好喝啊!阿弥陀佛,这个水很好喝啊!」一边喝水,一边念着佛号,摇摇晃晃了几下,就站起来走了。 然后,编竹器的工人就听到另一个水鬼说:「你怎么没有把他推下水呢?」那水鬼就说:「他正弯着腰喝水的时候,我已经快要让他掉下来了,忽然他念了一句佛号,那句佛号很有能量,放的光一下子把我吓得退了两丈远,等他不念的时候,我再上去,他又开始念了,把我念得昏头胀脑,我也没办法,就让他走了,没有机会了。」 可见念几句佛号就让那些鬼道的众生离得远远的,若你是以至诚心念佛,同时还有助念人员也在至诚念佛,那些恶道鬼神、冤家债主是不可能靠拢的。 所以,临终助念就是单纯、单一、纯洁,你不要分心,就是一心念佛,彻底靠倒到阿弥陀佛那儿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五)【讲义】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五)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六)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
-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八)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三)【义贯】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六)【讲义】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 随机阅读
-
-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四)天然本妙,近具根中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七)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六)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四)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七)【义贯】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六)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八)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慴,心生怜愍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讲义】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九)【义贯】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七)【讲义】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一)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九)我闻;即闻成就。我之一字,有四种不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八)【讲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