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共读楞伽开示(三十一)阿跋多罗宝即是无上宝

共读楞伽开示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三十一,开示阿跋多罗宝即是阿跋无上宝。楞伽经义贯是多罗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宝即宝

共读楞伽开示(三十一)阿跋多罗宝即是无上宝

2、无上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楞伽有修之仁者,开示各位高僧大德,阿跋开悟见性的多罗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宝即宝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无上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共读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阿跋多罗宝”:阿跋多罗宝是梵语,中】我们汉地【译为“无上”。】中译就是中国翻译成“无上”。【阿跋多罗宝即是无上宝。

4、以佛在此经中所开演之五法、三性、二无我、八识,会归于唯心现境界,】这个“现”底下可以加一个:量,“唯心现境界”就是唯心现量,你现在所现出的量,其实是你的心所现出来的。简单讲,大心现大量,小心现小量,嫉妒心很强的叫作“无”量,跟佛的“无量”差很多。【乃为无上之法宝,故名此经为无上宝【“经”:梵语是修多罗(),中文译为契经,简称为经,义为契合、贯通。谓上契佛心自证境界,下契众生根机。

5、】为什么讲经弘法的人,最好要有内证的功夫。因为那你才知道佛的那一颗心是什么。【如是佛心与众生心得以贯通【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宋天竺三藏”就是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三十一阿跋多罗宝即是无上宝

1、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注释】:【“宋”:为刘宋,非赵匡胤所立之赵宋。

2、】因为那是刘宋。【刘宋系在晋末南北朝,为南朝之始,乃刘裕所立,故史称“刘宋”,其年代为从西元四二○年至四七七年【“天竺”:印度古译名。】佛在世的时候,天竺分为五个: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但是这个天竺印度当时候有很多的国家,后来称为印度。【“三藏”:经、律、论为佛法中之三藏教典。

3、后世乃以通达三藏教典之法师名为三藏,或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汉译为“功德贤”。因他好学大乘,故号为“摩诃衍”】【(摩诃衍汉译即是大乘之义【求那跋陀罗法师于刘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西元四三六年)时,】那么距离今天已经将近一千五百多年了。

4、【从海路来广州。广州刺史车朗,表奏文帝,文帝遂遣使迎至京师,深为崇重,】非常崇拜他,很推崇,毕竟是三藏法师。所以,这个通达三藏的求那跋陀罗,迎至京师,深为崇重,【京城大臣多师事之,】都拜他为师。

5、【并请讲《华严经》。】【法师以不精通华语,引以为憾,便乞求观音菩萨为他增加智力,后夜里梦见有天神替他换头,于是遍通华语,便为众开讲《华严》三藏原来指的是经、律、论三藏教典,在学习之前小编一直以为耳熟能详的唐三藏法师,三藏只是他的法号或者名字呢,学习佛经之前,你有什么有趣误会吗。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