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山然禅师《礼佛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怡山愿文演扬清净微妙法,然禅三乘四果解脱僧,师礼愿赐慈悲哀摄受。怡山愿文 弟子某甲(称自己名)。然禅自违真性,师礼枉入迷流。怡山愿文随生死以飘沉,然禅逐色声而贪染。师礼十缠十使,怡山愿文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然禅妄作无边之罪。师礼迷沦苦海,怡山愿文深溺邪途。然禅着我耽人,师礼举枉措直。累生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 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行门,越三衹之劫海。建法幢于处处,破疑网于重重。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 然后不捨法界,遍入尘劳。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迴苦。火镬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披毛戴角,负债含怨,尽罢辛酸,咸霑利乐。疾疫世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饑馑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但有利益,无不兴崇。 次期累世冤亲,现存眷属,出四生之汩没,捨万劫之爱缠。等与众生,齐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义贯】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四)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义贯】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
-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一)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难悟 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难明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四)【讲义】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三)【讲义】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 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二)何谓真心,何谓性定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八十四)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一)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云何禅境界?变化及外道?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歎愿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二)何谓真心,何谓性定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二)【讲义】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七)【讲义】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七)修楞严要旨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四)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三)戊二缘觉众復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屬诸比丘,休夏自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