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罣碍,才会有恐怖
心有罣碍是因为有罣一个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种「人生不满百,恐怖常怀千岁忧」的因为有罣纠结中。概括一下「罣碍」的恐怖两种情态。 从罣碍得失而言,因为有罣我人学几天佛法,恐怖而且有些法喜,因为有罣在这样的恐怖顺境中还行。一旦境遇不佳,因为有罣业风吹蕩或者稍微四大不调,恐怖就生烦恼了。因为有罣《法华经》中讲到「三界无安,恐怖犹如火宅,因为有罣众苦充满,恐怖甚可怖畏」。因为有罣生在此间为人一世,有顺就有逆,有苦就有乐,有福也有祸,这都是不确定的。 唯有善用其心,才能乐知天命,纵使不尽如人意,也要知道是自己过去业力所致,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随遇而安,不生得失罣碍。富有的人可以周济穷人,有能力的人则造福一方,富贵尽富贵之分,贫寒守贫寒之节。这样的人其他人都会敬佩他,天人护法也会护持他,或者今生,或者后世,或者在子孙,福报会越来越好。 从罣碍子孙而言,人生一世,千思万算不如天算,然而种种算计,最终的目的基本上都是养身口、遗子孙而已。实际上一辈子能吃多少?喝多少?不是名牌也可以穿着得体,吃饭饱了就行。子孙自然有子孙的生活,也自然有子孙的福报,如果没有福报能力,你再给他留得再多也没有用,反而会害了他们一辈子。 因为有罣碍,才会有恐怖,我人的恐怖来自不能确定、把控前方,害怕人生路上一脚踏空。得到的害怕失去,不想要的害怕找上门来。所以《无量寿经》中讲「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就是不管得到还是没得到,其实都是一样的在烦恼而已,因为有罣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 恭迎观音菩萨出家日
- 我又一次拒绝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原因竟然是……
- 憨山大师:单将一句阿弥陀佛。蕴在胸中。如己命根。心心不断。念到花开见佛。便是了生死真正出家之时节也
-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 念佛的方法很多
- 忏云老和尚:人生的喜怒哀乐都是如梦幻泡影,心的本体没有这些
- 成刚法师: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 成年人的世界,是无需说教的。
- 忏云老和尚:你为什么觉得肉香?“业”转了,肉就不香了!
- 憨山大师《费闲歌》:修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行。
-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 无言的友情
- 忏云老和尚:观一切都是唯心所现的幻影,没有真实性可得
- 念佛除了一心不乱,还要心与佛合
-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 忏云老和尚:观一切都是唯心所现的幻影,没有真实性可得
-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 懂你无需多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