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阿闍梨」
何谓阿闍黎 阿闍梨是何谓梵文Acarya的音译,意译为轨范正行,阿闍也称阿捨黎、何谓阿遮利耶,阿闍或略称为闍梨。何谓古印度婆罗门教中,阿闍阿闍梨最初是何谓用来称呼向弟子传授吠陀的老师,后被引入佛教,阿闍是何谓对矫正弟子行为、担当师范的阿闍高僧的敬称。 阿闍梨自身的何谓学识、品行是阿闍比丘中的楷模,他们将佛门戒律、何谓经义传授于弟子,阿闍使其行为端正合宜,何谓是教引弟子入门、对其言传身教的「导师」。 阿闍黎的分类 就像大学老师有科目教师、系主任、辅导员一样,古时阿闍梨也有不同种类。依《四分律》记载,一般分为五种: 出家阿闍梨:又称得戒和尚、戒和尚,是佛子受具足戒时的授十戒师,戒子所受戒法的传授者。 受戒阿闍梨:又称羯摩阿闍梨,是受具足戒时主持白四羯摩仪式的羯摩师,是比丘受戒的正缘。 教授阿闍梨:又称威仪阿闍梨,受戒时讲说戒德、教授威仪的戒师。 受经阿闍梨:教授经藏读法和义理的导师。 依止阿闍梨:与比丘一同居住,指导起居的导师。 「最重量级」的阿闍梨莫过于受戒时的「三师」:得戒阿闍梨、羯磨阿闍梨和教授阿闍梨。「三师」分别只有一位,而受经阿闍梨和依止阿闍梨则是传授佛法、引导弟子修行的日常导师,可以有多位。 此外,有时也将为弟子剃度的师父称为剃发阿闍梨,与以上五种併称为六种阿闍梨。在禅宗中,沙弥受戒则有戒师、作梵阿闍梨(诵梵呗之师)和引请阿闍梨(指导起居之师)参加。 阿闍黎的资质 阿闍梨作为佛子导师,威德智慧具足。除此之外,成为阿闍梨还有「资历」的要求。在古代,得戒阿闍梨至少要戒腊十夏,通常由寺院方丈担任;而受戒阿闍梨、教授阿闍梨的戒腊则需在五夏以上。 按古时佛制,出家众的三坛大戒需有「三师七证」,否则不得传戒。受戒之前需恭请「三师七证」,为「请师法」,方具足威仪。此外,很多戒坛会在正中供本师释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证师十方诸佛、羯磨阿闍梨文殊菩萨、教授阿闍梨弥勒菩萨及十方菩萨的同学伴侣位,右上高座则为正受的三师位。 在家众举行菩萨戒时,也需恭请「三师」:得戒阿闍梨、羯摩阿闍梨和教授阿闍梨,并会在戒牒上标明三师法号。 注: 三师七证:古代佛制,在僧尼受具足戒时,需要三位戒师和七位证师同时在场,三师七证又合称为十师或十僧。三师即是戒和尚、羯磨师、教授师三位阿闍梨,七证则是七位莅临证明受戒的法师。 戒腊:僧人受具足戒后坐夏安居的年数,也称法腊、夏腊、坐腊。佛教中的法岁与阴历不同,七月十五为受腊日,七月十六为新岁岁首。僧众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期间,专心禅修不外出,称为夏安居,而安居满三个月才算一夏戒腊。 圆顿戒:天台宗戒法,又称大乘圆顿戒、圆顿菩萨戒等。因以圆融诸法顿速成佛为宗旨,故名圆顿戒。圆顿戒依法华开显之精神,採用《梵网经》中三聚净戒所传授的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一戒法以利他为主旨,通行于出家众和在家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