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识者识唤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知佛作精目的,是识者识唤用参禅的方法或是念佛的方法,离却攀缘心,知佛作精证到我们本有的识者识唤自性。我们的知佛作精自性从无始以来,不曾生未曾灭,识者识唤但是知佛作精我们众生,迷于外境认假为真,识者识唤把好端端的知佛作精天真佛埋藏了。 现在我们剋期取证,识者识唤要恢复本有的知佛作精光明宝藏,要明心见性是识者识唤需下一番功夫的。明心见性对有道心、知佛作精有力量的识者识唤人不是难事,一般人不容易做到。什么是力量大的人呢?就是痛念生死,能捨能放的,有大慈心的人。具有这种力量的人现在不开悟,早晚也要开悟。 了生死不是一件小事,古人善根深厚的人,也是很简单的。过去西天有尊者叫婆罗提,是成道的,有一国王叫异见王,很恭敬尊重他。向他问法说:「尊者如何是佛?」尊者说:「见性是佛。」又问:「尊者你见性否」。尊者曰:「我已见性」。 异见王又问:「佛性在什么地方见呢?」回答说:「佛性在作用处见。在胎曰身,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手提执,在足运奔,识者周遍法界,收摄在于微尘,说大广大无边,说小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异见王一听忽然开悟。一闻即悟,原来日用全是佛性的妙用。 所以古人说:「不知坐卧全是道,只顾茫茫受苦心。」哪里去找佛性,见性实在是不离当下,如果离开六根门头,哪里去找性,六根门头全都是性。 楞严会上佛告诉阿难:「生死轮迴是汝六根,更非它物,成佛作祖也是你六根,更非他物。」阿难心里怀疑这话,忽然十方如来一齐现前,同声告之阿难:「阿难,生死轮迴是汝六根,成佛作祖亦汝六根,更非它物。」诸佛现前,是为了断除阿难的疑心。 就是说凡夫六根对六尘,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而圣人六根对六尘心不染着,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妄想分别,与佛性有什么差别吗? 没有差别,不过是一个污染,一个不污染,圣人与凡夫差别,就在于用心之时,住与不住的差别。住相即凡夫,离相即圣人,离攀缘心无所住着,那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是佛性的作用,无不是中道的,这是觉悟的人真实的写照。 我们要用心体会佛陀的本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时时达到无住生心的本来相貌,心中快快乐乐光光明明的,亦不住光明之相。那我们离极乐净土又有多远呢?我们当下不是净土,又是什么呢?明心见性,在有力量的人也不是难事,因它是本有的,看破放下就是。 我们在一念上做功夫,一念无生是我们的真心,因为心粗,没有能力用在第一念,一动念就是分别执着,所以祖师方便用参禅的方法,把攀缘心止住,见到本性。 我们的本性,就像水一样本来清净的,妄想执着一起,就波浪涛天了,前浪赶后浪,非常危险的,所以要息妄显真,掌握不了第一念、第二念、三念、四念、不知到哪里去了,念成想了,执着了还不知道。圣人的心态,就像水上画图一样,尽管用心,不落痕迹,念念无有住着,六根之中一举一动皆是佛性的作用。 修行人要直心是道场,一切处要真实,直心是无二之心,我们的妄想之心是取巧心,弯曲心,这与自性相违。因此,要在起心动念上观察,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处观照,要明白哪个是不生灭的,哪个是生灭的。 佛性是没有相貌的,没有法子表现出来,就是十方诸佛菩萨,也不能把自性拿出来给人看,也只能说说它的体呀、相呀、用啊,拿种种的比喻来形容它。它不是开口的,开口就不是。 开口就不是,怎么见呢?见在用处,用就是心。性是体,我们一天到晚哪里不用呀!先要明心,明心后用心表达性,那么这个一举一动,无不表达性体。如果你在迷中,表达的心都是迷惑的、片面的、肤浅的。明理的人表达出来的心,它是透彻的,圆满而又全面的,这就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我们想见性先要明心。 性者,不迁不变之意,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我们的性。心则不同,由性而起,随缘而生,随缘而灭,世界种种差别由心而造,造善上天堂,做恶下地狱。这个心就直说来如幻如化,了不可得,六尘缘影如同镜中像,水中月,如同梦境一般,这就是明心。 现在社会上的科学家,哲学家都知道心是假的,是前尘的反映,是外界反映出的影子。我们佛弟子,真正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心虽是前尘影子,没有体性,随缘而生,随缘而灭,但是你不识破它,它就大闹天宫,无量生死,无量罪业由它而造。如果你识破它,它就一毫力量也没有。 当年二祖断臂求法说:「乞师与我安心」。达摩祖师说:「拿心来,我与汝安」。二祖沉思片刻说:「觅心了不可得」。这时,初祖马上说道:「我与你安心竟」。二祖回光一照,言下大悟,明白了,噢!原来这个妄心是没有的,我的真心是本有的。 我们这个离妄的灵知,就是我们的真心!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要开悟要像二祖那样明心了不可得,明白都是妄想所现,无一可得,我们身体都是四大,加上妄想组织起来的,要把身心世界看破看空,这叫明心。 在这个地方,等一念不生,妄念不起时,要观察,万法都空,身心世界也空。那么这个知空的主人,这个离念的灵知,是什么相貌呢?一切万法由它显现,说有也不对,说无也不对,无头无尾而又灵灵不昧。这就是我们的佛性,一切圣贤,诸佛菩萨由此而诞生,涅槃出入在寂静处,明心见性是佛法的根本,是真实不虚的。根基大的一言之下,狂心顿歇、回光一照了悟本源,这是辉煌的一刻。 我们整日妄想纷飞,牵肠挂肚看不破,放不下,所以生死难了。古人悟道容易,今人悟道很难,没有把身心世界看破,看成幻化了不可得。我们的佛性本来是清净的,就因为不明白真相而受污染。外道更是不明身心是幻,怎能谈到明心见性了生死,证涅槃呢! 我们只有佛法熏习,可以形成不生不灭之因。其次都不可能,要从心上下手,心是用,离用找不着体,因用而显体,因体而成就。古人千山万水求善知识,就是为一言半句,要明白这个道理,不是糊里糊涂就能了生死。 我们禅宗过去在禅堂,不去看经,因为有善知识。用不着看,你如果路走的不对,可以请示。路走错了,善知识知道。修行要经过自己用功,亲近善知识善友,才能弄它个水落石出。成佛正因就不会种错,不能马虎下去,今生不了,来生还是迷糊,了生死就难了,希望大家在这两个七能够找到路,有路可走。认识到宗门大法,是佛出世的本意,佛是为这个本意而来,十方诸佛都是如此,全是为了大地众生,生死未了来指明心地。 发明心地的人要再接再励,不要得少为足,发大慈悲心,为将来的佛法作出贡献,提倡佛的正法眼藏,使佛的正法久住。自利利他,灯灯相照无有穷尽,以报佛恩。 最后告诉大家,集中修行是手段,离开禅堂就放纵开了,这样不好,要把功夫用在四威仪当中,喫茶、穿衣无不是道。道从未离开我们,生活本身就是修行。最后祝愿大家,二六时中吉祥如意,法喜充满!祝愿佛之正法眼藏长久不衰,救度迷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 为什么姜太公运气不好?
- 人生开挂秘诀:做自己喜欢与擅长的事
- 体光老和尚: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 人性实验2:认知失调与自我合理化
-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
- 什么叫妄念?有所住着就是妄念
-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 体光老和尚: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 人生无需后悔,一切自有安排
- 为什么你懂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答案藏在这本书里
-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 什么是忏、悔?忏悔究竟有什么功德?(上篇)
- 体光老和尚:你说你开悟了还娶老婆呀?还吃酒吃肉呀?
- 为什么要学佛
-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 体光老和尚:以执着心印经造佛像,这还是生灭,想了生死,没你的份!
- 什么是忏、悔?忏悔究竟有什么功德?(上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