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对佛教并不了解的藏究人,也知道古典名着《西游记》中有一个给孙猴子念紧箍咒的意思唐僧,唐三藏。藏究学佛人更是意思对「三藏法师」一词耳熟能详,但「三藏」究竟是藏究什么意思呢? 「藏」的梵文为比摘家、比咤迦,意思原意是藏究盛放物品的箩筐,后来引申指代佛法经典,意思意为「全书」。藏究 三藏,意思又作「三法藏」,藏究指经藏、意思律藏、藏究论藏。意思《大乘义章》上说:「包含蕴积名藏。藏究三藏经典能够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多被世人称作佛教经典的总称,其中经藏是指佛所说之经;律藏是佛陀所制定的僧人戒律;论藏是诸位佛弟子的论述和研究教义的论着。 传说在佛陀灭度之后,弟子们唯恐佛陀的精要开示遗失,便由迦叶菩萨带领五百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由阿难诵出经藏,优婆离诵出律藏,并一一记录。如西晋竺法护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便记载了佛灭度后迦叶尊者与五百罗汉最初结集三藏。后来,又陆续有第二、三、四次的经典结集,使得世尊一代时教经典日益完备而流传于世。 我们熟知的玄奘之所以被称为「三藏法师」, 是称赞他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三藏十二部佛教圣典。除他之外,鸠摩罗什法师、求那跋陀罗法师、安世高法师、菩提灯法师南华禅寺开山祖师智药三藏等也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就是后人对这些精通法义大德高僧的尊崇。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提及的「一心三藏」,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一切皆非,无形无相、客观存在、不生不灭; 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有形有相、千千万万、生生灭灭; 空不空如来藏:皆非皆即,离非离即,有无相生,本自一体。 一心三藏中,空如来藏是法身,不空如来藏是化身,空不空如来藏是报身。三身乃一身,三藏即一心。 另外,三藏还有指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所说的教法,分别叫作: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 声闻藏,是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的出家弟子,顺着佛陀所说的道理修行,得证道果。 缘觉藏,又作「辟支佛藏」,是指依「十二因缘之理」而开始修行,无师自通悟道的人。 菩萨藏,是修六度之行,圆满二利,专门利他,修行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境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