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十四套:?9>(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1、楞严《楞严经》第十四套:。经第9>,套>提说禅那证位,说禅令住圆定,那证直趣菩提,位令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住圆 2、定直说禅那证位,趣菩令住圆定,楞严直趣菩提主讲:慧律法师主讲。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提 3、说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那证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位令[此正明本位。起信等诸经论,十地后不开此位:]一般,十地后不开这个等觉。 4、[在法云地,即谓方便满足,始觉还源,本始合一,]本觉跟始觉合而为一。[得智净相,乃合入十地耳。此位,]这个等觉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齐佛际而破生相。 5、]破生相,就是生相无明最初一念,无明就是生相无明。[如来逆流者:谓如来因圆果满,得证涅槃果海,因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涅槃流而出,入生死海,修因尅果,此就断果言之。若就智果言之,则如来出菩提觉际,而菩萨入菩提觉际,]一个出,一个入,刚好就在这里碰面,[彼此正当相交,故云觉际入交。正脉云:觉际入交者,菩萨始觉,与佛妙觉,分剂正齐,但有顺逆之不同耳。 1、譬如入海采宝,前商已得诸宝,逆流而出,到于海门;后商方以进取,顺流而入,亦到海门;是二船恰齐,但前商船头向外;]因为拿到了,[后商船头向内,]准备要拿,准备要取,[为不同耳。温陵曰:如来逆流,出同万物]如来逆流,出同万物的意思是如来闻涅槃流,出来,是跟一切的众生合而为一体,那么菩萨,十地菩萨进去,等觉菩萨是顺着修行,一直流向妙觉,入趋妙觉,所以一个是满的出来,一个是刚好要进去,所以在这个地方交接,[已至觉际,故名入交,与佛相齐,故名等觉也最后[子二出所得慧]【阿难。从乾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阿难。 2、从乾慧地,乾慧心就是前面讲的,最初的乾欲流,有流出分段生死,就是把那个欲望乾掉,把那个三界的生死业乾掉,所以第一个乾慧地,是乾三界的分段生死,而后面这个乾慧地是成佛的,不一样,是乾掉无明流,永断无明,乾掉生死的最后一个生相无明,两个乾慧地,可是境界天壤之别,二个的境界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刚开始修行的乾慧地,一个是最后一个,准备成佛的乾慧,是完全不同的从乾慧心、乾欲流、有流出分段生死,这个地方的心,这个修行心,到等觉已,到这个等觉。是觉始获金刚心,这个金刚后心,就是生相无明才乾掉,金刚心就是金刚,譬喻这颗心像金刚,叫做金刚心中。金刚后心生相无明才断、才乾。所以,初乾慧地,如果你把他解释说,把他用一个断字来解释,就会比较容易了解,前面最初乾慧心是断欲流、断有流、断分段生死,这边的乾慧地是断无明、断生相无明、永断生死,包括变易生死,那么这二个就更清楚来分辨了。 3、虽然名相是一样,但是,功夫则迥然不同。好,看那个注解。[阿难。 4、从乾慧初心,中间所历,信、住、行、向、四加、十地,而至等觉后心已。是觉,即指等觉;金刚心者,解脱道前,无间道一分,]什么叫无间道。没有被任何生死、烦恼间断,叫做无间道。 5、我们平常是有间道,我们修行、修行,烦恼一来了,我们的道就被烦恼间隔掉,就连续不下去,不持续叫做有间道,智慧持续下去叫做无间道,不会被烦恼所间断,不会被生死所间断,不会被无明所间断,叫做无间道。无间道一分。[至坚利之慧,能破最初生相无明之惑体;是等觉位中,方始获得金刚心中。《楞严经》第十四套:?9>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