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八) 性相不二,毫不偏颇 借相了性,由相入性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八,开示性相不二,性相相性毫不偏颇借相了性。不毫不偏楞伽经义贯是颇借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由相 2、入性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楞伽有修之仁,开示各位高僧大德,性相相性开悟见性的不毫不偏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颇借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由相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3、在有情来讲叫做佛性,在无情来讲叫做法性;在有情的佛性来讲,叫做毕竟空寂,在无情的角度来讲,叫做毕竟空寂,法性毕竟空寂。有情毕竟空寂,无情毕竟空寂,有情佛性本空,无情法性本空,法性空、佛性空,本来就不二空。所以,悟道的人,看一切相,都是心所影现出来的,就是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这样一眼看出去,一个颗粒微尘,乃至一栋建筑物,一只狗、一只猫,任何的相当体即空,是站在这个角度。 4、所以法性本空,就包括佛性空,然后法性也空,一切所有的动物、植物、矿物其性本空,是这个意思。所以万法一如,就回归当下,万法一如后面就是回归当下。万法不可得,就是没有能所——没有能缘的意识心,意识心是幻化的,刹那生、刹那灭的执著;也没有所攀缘的境界,诸法本空,你看一颗石头,有的爱那个石头成为一个白痴。 5、有那颗石头吗。这个石头用重机械压、碎掉,变成粉末状,像面粉一样地碎,有那颗石头的相吗这棵树你把它水抽干了,把它晒干了,再把这棵树磨成粉末状,你有没有看到这棵树的什么形状。这棵树是大树还是小树。 1、是蓝的、是绿的、是黄的。你知道这棵树的形状是什么吗。这个就不知道。这个就是说,当他把它烘干,烘干以后磨成粉末状,跟宇宙的灰尘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叫做万法一如。 2、这个万法本空,万法不可得,可以用在一个颗粒微尘,可以用在一棵树,可以用在一座山,可以用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佛就是什么事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是佛,什么都没有。什么是凡夫。什么都有,什么都烦恼就是凡夫。 3、什么统统空无自性,什么统统放得下,什么统统没有看你什么时候可以体悟到“万法一如”。【于法性、】就是法界性空。 4、【法相】法相还是空。于法性,法性空;于法相【毫不偏颇,】归到最究终极,其实是平等的,那么这本经是讲法性跟法相的发挥都没有偏,都是平等的发挥。【因此性与相在本经所占的分量是一样多的,这是以内容而言;至于其方法则是藉相了性,】借相了性是什么。 5、就是所有的相都叫你回归当下,所有的相都空无自性,当你在因地的时候、缘起的时候、在果地的时候,任何一个时空,契入无生,一切相不可得,性就显现出来。相就是无常,无常本空就是真常,真常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共读楞伽开示
八 性相不二,毫不偏颇 借相了性,由相入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修忏悔应该兼具事理并行
- 绍云老和尚:身心也很自在、腿子也不疼,贪着这一境界你就麻烦了
- 禅修:让我们开启心灵净化之旅
- 绍云老和尚: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 绍云老和尚: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 绍云老和尚:年龄才十九岁就已生死自在的净参小师父
- 禅修的意义就是要开悟
-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 禅宗不是禅定,参禅是智慧的境界
- 真正的成长,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 舒适区的生活会杀死你的野心
-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 结双跏趺坐,能消灭无量劫的业障,能了生死,生出无量功德
- 绍云老和尚: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是积阴德
-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竺慎师身上发生的一个事情
-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 知乎万赞回答!一个人该怎样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
- 绍云老和尚:想把佛号念好,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 禅宗南泉普愿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