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云老和尚:身心也很自在、腿子也不疼,贪着这一境界你就麻烦了
1、心也绍云老和尚:身心也很自在、自腿着境腿子也不疼,疼贪贪着这一境界你就麻烦了。界麻下方卡片关注「正法清流」公众号加★星标★。绍云尚身你们有大福报,老和遇到如此殊胜的心也道场,引导进入选佛场。自腿着境 2、疼贪发一个真正了生死的界麻恳切心,要为生死大事着想生不知何来,绍云尚身死不知何去”打七的老和目的就是解决这个大事,解决了就不枉出家最初的心也心,禅七要把外缘放下,一心一意的参,在这里下死功夫,如此用功,方能见本性。楞严会上,文殊菩萨选择圆通时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念佛、看话头、诵经都是方便法。 3、方便的目的就是楔入我们本有的自性。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讲的很明白:“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不假方便”由此可见念佛也能开悟,但是你要专攻一门。 4、你今天念佛、明天持咒、后天诵经,那就搞得不能归一,不能归一就做不到净念相继,妄想心就收不拢。妄想心收不拢怎么能定下来,怎么能得三摩地。 5、你把这个理搞明白了,你就晓得用功办道这件事情,应该从哪里下手了。虚老在世的时候,经常讲这两句话:“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你修慧,想开悟、了生死不明白道理不行。理就是路啊,路搞不清楚,乱跑,路跑错了你怎能了生死啊。 1、所以,念佛、参禅下手不一样,到了究竟的时候都是殊途同归,你不要执著。还有人说:我看这个话头,有时候妄想没有了,但是话头也不见了,就这么空空荡荡的、还很舒服,这叫不叫功夫。我说:这个不能算真正的功夫,叫做无记境界。你的话头不在,念佛的佛号也不在,你就感到身心自在,似乎没有妄想,认为这是个好现象、好境界。 2、殊不知,你这时候的觉照不强,如果你的觉照念一增加,念头一提,向内一反观,你就发现:你的细微妄想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一个、一个不停地向上翻。到这个境界,就等于你是个清官,管住这个妄想。你若认为这个境界舒服,没有妄想、身心也很自在、腿子也不疼,贪着这一境界你就麻烦了,就不能进步了。在这时候,前面的妄想过去了,后面的妄想还没来,在中间空空荡荡的时候,你冷冷静静地、平心静气地把这一句话头再提起来,在这时候提和你妄想翻腾的时候提不一样。 3、如果念佛,这时候把一句佛号提起来也和平常不一样。提起来以后,你就要全副精力盯着当下这一念,不让妄想、昏沉、无记把这一念打失了。 4、我们之所以不能证得三昧,是因为我们盯不住这一念,顶多二十分钟妄想就来了,又把这一念打失了。打失还好,自己要觉察啊。古人说:“不怕念起。 5、”就是要觉悟,不要被妄想转了,老是在妄想里面转不出来,那就麻烦了。说的都是空话。绍云老和尚:身心也很自在、绍云尚身腿子也不疼,老和贪着这一境界你就麻烦了
绍云老和尚:身心也很自在、腿子也不疼,贪着这一境界你就麻烦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 写作遇到卡点怎么办?
- 别着急批评“直男”老公,他可能有这个优点!
- 印灵禅师解读公案:我是驴子
-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四)何因度诸地?谁至无所受? 何等二无我?云何尔焰净?
- 别用不适合自己的方式定目标
- 写作遇到卡点怎么办?
-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 凡到峨嵋山朝山的人,普贤菩萨会帮他成就道业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零七)【诠论】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二)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
- 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 凡事不能做得太绝
- 出口成愿--每天坚固我们的大愿
- 养心就是涤心,清除杂念
-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零七)【诠论】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
- 原来一个月可以做这么多事啊(10月复盘)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四十)【注释】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大菩萨众心之所念,名圣智事分别自性经,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