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若善男子、诸佛净善女人,土无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量为论多以诸善根迴向愿生,何经决定往生。指归常见彼佛,极乐信心增长,诸佛净永不退转。土无于彼闻法,量为论多观佛法身,何经渐次修行,指归得入正位。极乐 十方诸佛,诸佛净净土无量,土无经论多指归极乐者,量为论多略有四意: 一者阿弥陀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乃至穷村僻坞,若男若女、若长若幼、若智若愚,无不知称阿弥陀佛名者。 二者法藏比丘愿力胜故。诸佛果德虽实平等,因中愿力任运摄生,无差别中有差别故。 三者令人繫念得专心故。若不专叹,则众生既欲生西,又欲生东,心无一定,净业难成。所以十方诸佛,同出广长舌相,赞此一门,令人专忆。 四者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故见一佛即为见无量诸佛,生一土,即为生无量土,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因该果彻,更无二故。余如净土经论广明,不能备述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 共读楞严开示(二百七十八)【讲义】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二)云何无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无因作?及非有无因?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二)【讲义】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 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五)【讲义】又即后文偈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是也。如人瞪目观空,瞪久发劳,则见空华。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九)【义贯】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三)戊二缘觉众復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屬诸比丘,休夏自恣
- 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六)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 随机阅读
-
-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五)【义贯】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八)【讲义】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六)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四)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二)【讲义】辰二 依本来心圆彰藏性 (分三) 巳初 圆彰空藏一切皆非
- 共读楞伽开示4
-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初悔闻请定竟 戊二 会众愿闻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二)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二)【讲义】辰二 依本来心圆彰藏性 (分三) 巳初 圆彰空藏一切皆非
- 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四)妙奢摩他、三(去声)摩、禅那者:阿难不知,十方如来,因地所修之定名,乃擧常途三种定之别名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四)【讲义】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三)儒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今有此一恨,正可改偏闻之辙,而趣正修之路矣
- 牛年说牛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一)【义贯】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六)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 共读楞严开示(九)破妄识无处 斥妄识无体 推妄识非真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