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贰佰零二)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零故贰佰零二,开示是贰佰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当知灯见眚非病,色实眚见眚非终不应言:是病为病终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楞严经讲义是影影言灯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见俱见于,这两部开示是非灯非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 2、楞严零故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贰佰各位高僧大德,当知灯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3、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我们应当知道,圆影的五色问题是出在哪里。出在灯,色其实是在灯。而这个灯,是因为有了见病,才看到这个影子,这个无论是五色的圆影,还有能见的见性,问题统统是出在有毛病的眼睛见眚非病,如果真正的见到了问题,如果真见见到了眚病;见眚就是真见,见到了眚病,眼睛好了,见到了眚的问题,见眚就非病了。 5、见眚就是说问题解决了,你见到了病眼,找到了病因,眼睛就没毛病了,就是非病了,就不是病眼了,终不应言,不要一直在讲说:到底是灯产生那个五重圆影。还是见性产生五重圆影。因为那个圆影本身是幻、是不实在、是缘起幻化出来的。我们五根身、五尘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它就是幻,它就是缘起的妄,在缘起的空性里面一直讨论,就变上妄上加妄。 1、所以,没有学佛,生命完全失去意义,就是这个道理,叫做头上安头,妄上加妄,就一直要找到那个快乐;事实上没有快乐,这个世间哪有真正的快乐。我们因为妄执、妄求、妄上加妄,一直相要追求那个快乐,结果就更糟糕,一直造恶,一直想要解决我们内在里面的苦恼。这个世间就是两面体的,就是妄上一直加妄,想要解决痛苦,却找不到解决痛苦的那个原因是什么。 2、痛苦的原因就是妄,妄就是要放下。所以,你要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就是这个道理。 3、为什么少欲无为的人,他会慢慢的快乐。学佛的人,如果没有愈学愈快乐,而愈学愈苦恼,那么,你走错路了。所以,我们真正见到了眼睛的毛病,那么,离于眼睛的眼病,那么,正常的眼睛就非病了,不要一直讲说:这个五色的圆光、圆影,是灯所出现的。还是见性所出现的。 4、于是中,又转另外一个,于是中的意思是:在这个是灯是见,又转另外一种角度说;另外又有非灯非见,[非]就是离,或者是离灯而有、离见而有。再讲一遍:五色的圆影,本身就是妄,不应当说这个妄是灯来的、是见性而来的;更不应该转向另外一个说:离灯而有,或者是离见而有,[是]就是即,[非]就是离,讲即灯即见是错;讲离灯离见也是错,因为没有可以讨论的,那是眼睛有毛病所现出来的幻相。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卡住一念的无明,山河大地、根身、器界、日月星辰,无一法不是妄,不需要去讨论,不需要去追求,放下就是;如果你一直在追求,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还是问题,问题就是出在妄。 5、【此正示妄因。见病二字即妄因】。问题出在哪里。就是你见性有毛病,见性有毛病就是知见立知、头上安头。共读楞严开示
贰佰零二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