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叹六度的四种威德
《解深密经》云: 一切波罗蜜多,结叹各有四种最胜威德: 一者,度的德于此波罗蜜多正修行时,种威能捨悭 悋 、结叹犯戒、度的德心愤、种威懈怠、结叹散乱,度的德见趣所治; 二者,种威于此正修行时,结叹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 三者,度的德于此正修行时,种威于现法中,结叹能自摄受饶益一切有情; 四者,度的德于此正修行时 ,种威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 当我们理观、事修两个一起用的时候,有四种殊胜的威德第一个,在修习六度的过程当中,调伏六种烦恼。比方说布施,有些人布施是没有修理观的,他纯粹为了修福报。这样子你的布施过程当中,没有理观,没有这空假中三观,你就不会调伏悭贪。也就是说,你执着钱财,你布施以后,你照样执着钱财。那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就是在你那个颠倒妄想当中,多了一点善业,如此而已。所以你这个布施不能构成波罗蜜,因为它没有让你进步。只要你心灵的水平没有进步的,都不能构成波罗蜜。 你也只是创造善业,你哪有进步呢?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完全一样。所以,既 然是波罗蜜多,它必须要有一个调伏力。你每一个布施的过程,要告诉自己为什么要布施,它有一个道理来调伏自己的烦恼,调伏自己的悭贪。这是所谓的调伏悭贪。那以后的情况也都是一样,布施调伏悭贪,乃至于智慧调伏邪见,「见趣所治」。这第一个,他能够在理观事修的相互运作当中调伏烦恼。 第二个,在六波罗蜜多正修的时候,「能为无上正等菩提成就真实资粮」,它有引导力。每一个布施,每一个持戒,乃至于每一个智慧,会增长你的菩提心。因为你都是把道理讲清楚了才去做的,所以在六度过程当中,你等于是借事修心。布施不在多,重点在你那个心地法门怎么操作,你怎么把它引导到趋向净土,趋向菩提。这个就是引导力,产生一种菩提的善根。 第三个,在这个修行当中,于现法中就能够成就自调跟调他的功德,成就自利利他,两种的功德都具足。 第四个,在来世成就「广大无尽的可爱诸果异熟」,成就广大的福报力,成就大国王跟大富长者。因为你在理观当中不碍事修,「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 所以我们透过一种正确的修行,同样的事情,你操作失当就是创造善业;你正确地操作你的心地法门,就是成就波罗蜜。就差在这里。就是说,生命真的是有道路,你是走在人天的道路,还是走在二乘的道路,还是走上趋向于净土、趋向于大乘的道路,你的内心世界会告诉你。你走在什么道路,跟你外面的法门没有关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 《大手印》浅析讲记(四十四)开悟之人临终时灵性何去何从
- 《大手印》浅析讲记(十七 )佛法是安心法 是真实受用的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9
-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 《楞严经》第十五套:?5>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十六)能熟其自相即名行道之始觉光明
- 《大手印》浅析讲记(十三)色之于性不能分开,一切不二
-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3
- 《楞严经》第十六套:?16>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二套:?11>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21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5>
- 《楞严经》第十六套:?2>五十种阴魔
-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 《楞严经》第十二套:?10>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 《楞严经》第十六套:?15>五十种阴魔
- 《楞严经》第十六套:?39>(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