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愿——(第42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大愿第愿他方国土诸菩萨众,清净闻我名字,解脱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大愿第愿住是清净三昧,一发意顷,解脱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大愿第愿而不失定意。清净若不尔者,解脱不取正觉。大愿第愿 我成佛时,清净他方国土诸菩萨众,解脱闻信我名字已,大愿第愿皆悉得到清净解脱三昧。清净安住此三昧,解脱于一剎那顷,分身散影,供养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三昧定意。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见到他方诸菩萨众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种植福田,闻佛说法,得佛授记,靠自力难以实现。便发愿加持他方诸菩萨众,速证「清净解脱三昧」。清净就是指回到自性,契入实相真如。实相寂静为清净,摆脱烦恼繫缚为解脱,寂照平等为清净解脱三昧。是故,清净解脱三昧亦即念佛三昧。于此三昧中,动念头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即以无量意生身前往他方,供养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尊。而且是不隔时,无前无后,同时恭敬尊重供养无量诸佛。应化无量身,供养无量佛。神通功德,不可思议。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所参的几位得念佛三昧的善知识,悉具如是神通妙德。文殊菩萨选择专修念佛三昧的德云比丘,作为善财童子的第一个善知识。德云比丘向善财童子介绍「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于此三昧中,能够往诣十方一切国土,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常见一切十方诸佛。在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一一方中,所有诸佛的种种色相、种种形貌、种种神通、种种游戏、种种众会庄严道场、种种光明无量照曜,以及种种国土、种种寿命等悉能在此三昧中明见。 善财童子参解脱长者,解脱长者介绍「入出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于此三昧中,能见十方各国土佛剎微尘数如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乃至欲见任一世界的佛,悉皆即见。 解脱长者开示:「然彼如来不来至此,我身亦不往诣于彼。知一切佛及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已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三昧境界甚深微妙,解脱长者用比喻说明:如梦,见到的诸佛就如梦中所见,非有非空;如影,自心如清水,诸佛形相如水中影;如幻,自性空而不坏幻相;如响,不可得而空谷答响。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于此三昧,所见诸佛与现前一念心密切相关。阿弥陀佛加持他方世界诸菩萨众,令其了知自心与所见之佛的同构对应的关系一一一切诸佛、一切剎土都不离现前一念之心。既然无量的诸佛都在自心里面,那前往恭敬供养、闻法受记亦属法尔自然。 不仅是他方世界诸菩萨众得此胜益,此世间上根利智之祖师大德,至诚念佛,亦能得此法利。明代梵琦楚石大师,在宗门下开悟,嗣后专修净土法门,得念佛三昧,着有《西斋净土诗》。其中有云:「要观无量寿慈容,只在而今心想中。坐断死生来去路,包含地水火风空。顶分肉髻光千道,座压莲华锦一丛。处处登临宝楼阁,真珠璀璨玉玲珑。」 意谓净业行人欲观想阿弥陀佛慈悲容貌,不是向外面观,而是在当下的念想中观。截断生死妄想流,超越地水火风空之幻相。离心意识,水清月现,阿弥陀佛容貌自然就显现出来。阿弥陀佛头顶上有肉髻,肉髻放出千道光明;阿弥陀佛端坐于七宝莲台,莲台铺敷彩色的锦缎。于此观佛三昧中,徜徉于极乐净土。处处登临七宝楼阁,楼阁上面有宝网覆盖,宝网上庄饰着无量的摩尼宝珠,摩尼宝珠又放出璀璨的光明,楼阁以种种的美玉严饰,玲珑透亮。 梵琦大师现量描述极乐世界,乃由他自证三昧心中称性宣说,与净土经典所述境界无二无别。蕅益大师曾极口赞誉《西斋净土诗》云:「稽首楚石大导师,即是阿弥陀正觉。以兹微妙胜伽陀,令我读诵当参学。一读二读尘念消,三读四读染情薄。读至十百千万遍,此身已向莲华托。」 阿弥陀佛以平等慈悲心加持他方诸菩萨,得念佛三昧,获意生身,供养他方诸佛,闻法受记,速疾圆满上求下化之菩萨行。其善护念诸菩萨之大悲愿力,无远弗届。我等初心菩萨,当顶戴荷恩,依教奉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12>
- 《大手印》浅析讲记(四十五)此性即是法身 本自无生 何有依托
-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念起即觉绵密保任由觉照进而为寂照再到无照无不照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4
- 《佛陀的格言》十一、心境
-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三十)无住无缘任运不违越自心体恒守护三昧耶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六十一)做功夫要空灵无住 于妄念不压不随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二)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三)每个人都有个光明体,因颠倒妄想执着而不见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八)依于妄念调修法身在妄念上做功夫将其斩断
- 《佛陀的格言》二十七、信心
-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13>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一)从初立见宗到而后保任再到圆证本性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八)心注眼眼注空 禅宗是大密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