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九)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共读楞严开示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一百五十九,开示阿难承佛悲救深诲,百阿白佛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难承妙音,悟妙明心、佛悲元所圆满、救深常住心地。诲垂楞严经讲义是泣叉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言虽元所圆满,这两部开示是承佛常住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妙音明心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九)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2、悟妙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心地有修之仁者,共读各位高僧大德,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3、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注释:【叉手】:叫做合掌,或者是金刚合掌,左右手手指交叉。

5、金刚合掌不能超过第一个指节,指双手手指交叉处,在第一个指节、第一个指头,要这样轻轻的搁着;叉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就是这样子。每一个道场的礼节都不一样,修密宗的,大家都知道这个金刚合掌;修显教的人就比较不了解。

一百五十九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1、显教真正的合掌是十个指头要朝天的,叫做标准的。但是,因为这样非常辛苦。

2、所以说:稍微弯曲一点,这戒坛上的戒师就还可以体谅。讲到这个叉手,合掌,或者是金刚合掌,左右手手指交叉,表示理智不二。

3、又,中土的儒礼之叉手又称为拱手,此处不是拱手。【现以缘心、允所瞻仰】:[缘心],就是第六识心。[允][瞻]此言,我现在是以能缘的第六识心来听法,此心实在是我一向所瞻仰,瞻依仰慕的。

4、一切的哲学家、科学家,一切什么专业学家,没有办法离开这六识妄心。只有佛法超越;还不是第六意识,超越第七意识的执着,超越第八意识的微细的妄动所以,成就一尊佛,其实是很难,无量无边众生,才能成就最上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值得我们赞叹、顶礼、仰慕、效法佛陀的精神。为什么佛陀值得我们如此的赞叹、顶礼。

5、他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不是世间人有办法做得到的。【徒获此心】:因为悟得此心纯是仰仗佛之开示以及加持,自己所用之力很少,所以说[徒获]。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