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3>
1、楞严《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前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 2、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经【六、前门分满对:】“分”就是楞严分证;“满”就是圆满菩提。【分证诸位为宗,经第圆满菩提为趣。套经此亦蹑前圆因之位,前门】你看,楞严前面的经第趣就是现在的宗,此亦是套经蹑前面圆因之位,【必经历分证诸位,觉行圆满,始证大圆满觉。 3、】【一经宗趣,由破而显,由显而悟,由悟而入,由入而深】“行布”旁边写:次第,次第非常的明显,叫做行布分明。由破而显,由显而悟,由悟而入,由入而深,由深而极,就是佛果,行布分明:次第非常的分明。【又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4、’及第十卷云:‘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又极圆融,正所谓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也就是次第法不碍圆融法;圆融法也不碍次第法,这是《华严》的思想。 5、【七宗趣通别竟把《表解》拿出来,这个《表解》一打开特别的清楚你看第八页。师父以前要校对这一本也是很辛苦的,这一本是师父校对的,当时候才二十几岁。第七、宗趣通别,贤首云: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具通局二门,通指一代时教;局就本经。先看一代时教的通,佛的一辈子讲经说法,叫做一代时教,佛就是权实二教,没有其他的,权实二教就是佛一辈子所讲的。 1、所以,通:一代时教,有二:1、权乘——多重修成动张因果——因就是宗。2、圆实——多重性具首明悟入——悟即是宗。此经若就通中,圆实以取宗趣,也就是说:圆实以取宗趣,这个不是权乘的,在一代的时教当中,以圆实以取宗趣,就是这一部《楞严经》是圆实教,是圆教、是实教,是究竟说,大乘的终教。以悟明心地为宗,证入果地为趣。 2、局,就是限这一部《楞严经》,约本经有二,依交光法师据本经六对,总意还有别意。总意——圆定为宗,极果为趣,圆定就是刚开始,你要悟入成佛。别意有六对:一、破显对;二、偏全对;三、悟入对;四、体用对;五、行位对;六、分满对。 3、这个纲领,看总意,圆定为宗,底下说:阿难所请,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而如来所示,三如来藏心,也就是性具圆融大定。极果为趣——阿难所请世尊示:一门深入圆修之法,中中流入,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也就是十方佛究竟极果。别意有六对:一、破显对——征破识心为宗:三番破识,破妄识无处,破妄识非心,破妄识无体, 4、显发根性为趣:十番显见,令其舍识用根。二、偏全对;“偏”是指只有根性;全,三如来藏统统是。偏指根性为宗:所显的根性——若偏就眼根,以明见精圆明,见精圆明就是不生不灭的见性,眼见,不生不灭的见精圆明即显,见精圆妙耳、鼻、舌也是这样子,无非藏性,不只是只有眼根。 5、底下,眼根把它扩大,就是三如来藏,全彰三如来藏为趣。四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见就是,眼根,识就是,六识,:为空藏,就是空如来藏。《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3>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