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三)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1、共读观大观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一百七十三,开示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百切迷己为物故于是众生转故转物则同中观大观小楞严经讲义是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从无,这两部开示是始迷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物失物欢迎各位有学之士,于本于中有修之仁者,共读观大观各位高僧大德,楞严开悟见性的开示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百切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众生转故转物则同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从无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2、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 3、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注释:【一切众生】:包括凡、外、权、小,凡夫、外道、权教菩萨、小乘,【迷己为物】:这个是普天下众生的问题,迷己,把这个四大缘起的假相,或者是山河大地,认为那是实在的,问题就出来了。 4、[己][物]因为一切外物皆是自己的心所变现的,实非外法,然众生以无明覆盖,而迷自心所变现之万境为外物,并执此等境界为心外实有,不了唯心所现。所以,证悟佛果就是内、外平等的,没有内跟没有外,因为一切外物皆是自己的心所变现的,实非外法,然众生以无明覆盖,而迷自心所变现之万境为外物,并执此等境界为心外实有,不了唯心所现。所以,证悟佛果就是内、外平等的,没有内跟没有外,你只要迷己的内心,而认外物为实在的,如果你迷惑了这个缘起的四大,误认为自己,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我相、外在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假相。【失于本心】:本来内外一切境界,皆是本识如梦所现,现因计境为心外之物,心外实有,于是本来是一心,无有内外之如幻万法,就法尔变成有内外之区隔;内外之区隔一成,于是乎广大无量之本心,便被拘囿,ò,于渺小、极有限之五蕴身中,因而无碍无量之本心于焉丧失其力用,是故非失似失。 5、【为物所转】:[转],操纵,影响、驱使。因为迷失了本心,所以便为自心所现的外物操纵,实是喧宾夺主。【故于是中,观大观小】:[是中],一切自心所现之万物中。 1、[观大观小],看到有大、有小,亦即分别其大小,乃至高、下、美、丑等,善恶、是非。[大小]为总称一切分别。此即是言,既然一切法皆是自藏识所现,自己的阿赖耶识所现。即皆是自心中物,还有什么好分别的呢。 2、愚者更于其中分别大小、美丑、妍媸,ī丑,而生好恶、爱憎,正如经中所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你不被物转,这个就是禅宗讲的:但莫污染。只要你不被万物所污染,意思就是:什么现在你心中的相,你都能如如不动,若能转物,则同如来,那么,就跟佛一样了。[转]若能回转一切自心所现之物,还为己体;意思就是:自己心体所影现的。 3、亦即还归其本来面目,亦即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一切万法皆为自心所现,外法实不可得,因为皆是阿赖耶的见相二分所变现故。若能如是回转观照,则其智觉同于如来。【不动道场】:[不动],即不生不灭。 4、【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毛端],毛发的尖端,为正报之最小者。[十方国土],为依报之最大者。菩萨证得圆通自在以后,一切无碍,甚至可以把十方世界的诸佛国土,放在他的一个毛端里面,而不觉得迫促。他这个解释是从《华严经》的思想,这是佛的事事无碍法界的功夫;但是,一般所能理解的,这一毛其实就是一念之间的般若智慧,这样来会通,会通到理,你才有办法去理解。 5、十方世界的国土,把它放在一毛端,而不觉得迫促,你讲这个,一切众生没有办法理解这个事事无碍法界的。你只要说:一毛端,无量诸佛国土,在一念的般若智慧里面显现出来,这个可以理解的;华严的事事无碍法界,一般人没办法了解。共读楞严开示
一百七十三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 活着,就要善待自己。
- 简单的生活才快乐
- 界诠法师:不能执着只是一经一论,或者一个师父的一种观念
-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 界诠法师:佛法里面没有讲听闻正法只能听一个人的,没有这样说
- 紫微斗数竟然这么神奇!
- 没有恒心,难以成事
- 照看你自己的心
- 耀智法师: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 社群服务丨这是一个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
- 祺云法师:汉地佛子,莫把汉地祖师看轻了
-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 界诠法师:不能执着只是一经一论,或者一个师父的一种观念
- 禅宗百丈怀海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禅宗单刀直入直下见性
-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 界诠法师:现在很多法师出来讲法,都会引导人们信世间法,这很颠倒的事情…
- 略说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 缘来心聚,缘灭心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