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8>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8>

1、楞严《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即藏界>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性周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8>

2、遍法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即藏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性周

3、遍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经文【若汝识性既不见明,经第即藏界>亦不见暗,性周明暗不瞩视也,遍法即无色空,楞严彼相尚无,经第即藏界>识从何发】。性周若汝识性,你这个意识心的心性,就是识性,生于相中,【此破因尘生。相即尘也】假设说单尘生识,假设说你的意识心是单单因为外尘而生的,就是外尘生识,不借重这个根,不从见生,不借重眼根而生没有眼根的状况是什么。

4、没有眼根,既不见明,也不见暗,没有眼根,没有见性,不能见明,也不能见暗。见性没有的话,见明、见暗都不可能了。不[瞩]就是视,明、暗都看不到,即无色空,根本就没有所谓色空的尘相,外在的尘相当然就没有了。

5、能缘的见性没有,所缘的色空哪里存在。彼相尚无,【彼相亦即尘相】,彼外在之尘相,【尘尚无有】,连所缘的外在尘相都没有,那么,【识从何发】。这个识心是因为外在尘相由根引发这个见性而产生的再讲一遍:如果你的识性,单单因为外尘而显现,不是从你的根产生的话,没有根,就不可能见明;不可能见暗,明暗都看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外在的色空,根没有,尘当然没有,能、所都不存在,那么,彼外在的尘相都没有,你这个意识心到底从哪里跑出来。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8>

1、经文,【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如果是生于空,空会产生识心,如果说空自己会产生识心,虚空自己跑出意识心,不借重根跟尘,那会变成什么。非相非见,也没有外在的尘相,因为是虚空而产生,虚空无相;又不借重见根。

2、意思就是没有尘没有根,自己从虚空跑出识。非见无辨,没有见根,哪里有办法分辨明、暗、色、空。自不能知,明、暗、色、空意思就是离根根本无尘。非相灭缘,如果没有外在的尘相,就灭去了外在所缘之境。

3、现在是没有尘,那你就灭去了所缘之境,[灭]就少去了、灭掉了;[缘]就是所缘之境,灭去外在所缘之境。那么,能缘的见、闻、觉、知也无处安立,没有尘,当然就没有能缘之意识心,没有能就没有所;没有所就没有能。【此破因空生。若生于空若非见根,则无能辨之性,自然不能知于明、暗、色、空,是离根无尘;若非尘相】,如果没有外在的尘相,【则灭所缘之境,而见、闻、觉、知无处安立,是离尘无根矣】。

4、能所是一对的。经文【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二非就是非相、非见,没有外在的尘相,也没有内在根见、根性都没有;空则同无,那么,也没有尘相、也没有根之见。空则同无,如果说虚空就等于没有。

5、非尘非相就是空,空则同无,有非同物,如果空就算有,也不是像有形相之物,有非同物就算空是有的,也不能像有形的物。纵发汝识,就算你有识心,因为没有尘相。你怎么分别呢。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