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禅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传到中国来,个禅功德唐、堂中宋大兴的坐坐时期,多少文人、有好伟人在宗门下这个法门上得到了大的个禅功德利益。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千七百公案。堂中 宗门下这一法是坐坐直接了透、最上乘的有好法。如果你过去真的个禅功德有个深厚的善根,在这个法门上也修行过,堂中你这一世遇到了,坐坐一修行,有好过去的个禅功德善根就浮起来了。你的堂中感受马上就和人家不一样。 「出凡圣路学」又是坐坐什么意思呢?我们看这个话头,目的就是了生脱死、成佛作祖。你找到念佛是谁的这个人了,那就明心见性了。 见性就成佛了,你还要学什么圣人、凡人啊?你再搞圣凡,不是头上安头吗?这就是出凡圣路学。 不要讲我想成佛、我想如何,那都是妄想。心性一见到,本有自性里面万德庄严、神通妙用都具足了,不要你求。 还有的说:我们这个坐香,也不念佛、也不拜佛,坐在这里,看上话头还能用上功夫,看不上话头就在打妄想,这还有什么功德?那意思就是我们在这里沖盹打呼。 其实不然,为什么这样讲?一切的祖师和圣人,都是从我们凡夫一步一步升上去的。 《妙法莲华经》讲: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恆沙七宝塔,宝塔终究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这四句偈子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念清净心是何等的宝贵,何等的重要。 我讲一个高旻寺老寺志上记载的一件事情。过去,高旻寺附近有一个人开豆腐店,经常跑到庙里卖豆腐。有一次把豆腐卖给高旻寺后,知客师讲:吃饭时间到了,你吃过饭再走。 他说:好。吃完饭后,看到和尚们一起往堂里走,吃过饭坐午板香。他感到好奇,就跑去看看。 知客问他:「你要不要进去坐香?」他说:「我不敢进去。」知客说:「给你件长褂子,你进去。」给了他一件长褂子,他就进去了,跟着大家跑、坐,大家喝茶,他也跟着喝茶。 午板香也不讲开示,大家坐,他也就坐了。大家不敢作声,他更不敢作声。打三板止静以后,他的心也渐渐静下来了。静下来以后,他在外面卖豆腐,有人家欠他的豆腐帐,十多年前的豆腐帐都想起来了。 心里想:「哎呀,怪不得这些和尚到这里坐着不吭气,这个事了不起,我就坐了一下,十几年前的豆腐帐都想起来了。」 平常心里妄想翻腾不息,他哪里记得呢?就这样子他坐了一支香回家了。这个人吃肉、喝酒,到冬天里又杀猪、又打狗,什么事都干。 过了两年,他得疾病死了。带到了阎王殿,判官把他的审案簿拿过来一看说:「这个人没干什么善事,又杀猪、又喝酒、又打狗。」 阎王说:「那就让他投狗去。」正要把狗皮往他身上披的时候,判官又说:「慢、慢,我这里查到,某年某月某日,他在高旻寺还坐过一支香。」 阎王讲:「哦,他还坐了一枝香,那这个功德了不起啊,还要给他增加一纪的寿命(一纪是12年)。」他们在堂上讲,他跪在地上听得清清楚楚。 就把他送回阳间了,回来时已经死过2天了,再不回来就要把他出殡埋起来了,过去是土葬。一回来他从棺材里爬出来,家里人吓死了。他说:不要怕,我不是鬼,我是人,阎王送我回来的。 他把这个经过一讲,说那天我是看热闹的,知客师喊我吃饭,我就吃饭。看我不敢进去,给了我件长褂子我就到里面去了,我十几年的豆腐帐都想起来了,这一次,还把我的狗身脱掉了。他说:乖乖,这个坐香的功德不得了啊。 可想而知,他就一枝香的时间坐在那里,他哪晓得用什么功。他只晓得不敢动、不能出声。人家不讲话他敢讲话吗?就是不动、不讲话、不出声,就这一个功德。 因为这叫选佛场,你在选佛场坐一枝香,这个功德还得了吗?你种了将来成佛的因啊,所以你不要认为你坐这里话头看不上,老是打妄想,不打妄想就沖瞌睡,甚至还想着这样子没有什么意义。 就从高旻寺这个卖豆腐人的事情看,他是看热闹的,也不晓得用功,不但把豆腐帐想起了,还把他的狗身脱掉了。回来以后,他真吃素修行了,最后念佛往生了。高旻寺老寺志上面有这个记载。 实际上,就在这个堂中坐一坐都有好大的功德。 为什么讲呢,因为我们中间供的是佛像,佛的功德好大啊。你围绕佛像转一圈也会得到一点功德,这个功德不是你自己能干,是因为你对佛敬仰,沾佛的光带一点功德。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我用不上功,我在这里腿都疼死了,电话不断来、又是这个事、又是那个事,心里就会痒痒的了。我和你讲,你只要在这里就是天天打妄想、天天打瞌睡,你的福德因缘天天在增长。 为什么呢,这是选佛场、是般若堂,大家薰修的力量带着你,只是你不知道。我们早课讲:大众薰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 况且我们这么多人在共同薰修,就这个气氛,你都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认为这样用不上功,认为没有功德、没有利益,那你就认识错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四)常住真心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二)【讲义】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六)【讲义】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刺若、非波罗密多。
-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六)【义贯】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 共读楞严开示(贰佰)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八十六)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种,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阴界入性,已灭、今灭、当灭,自心妄想见
-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四)【讲义】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 随机阅读
-
-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三)认识为心,则本有真心,不能解悟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六)【讲义】所之一字,上下连带二能;能之一字,上下连带二所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九)严净毘尼者:毘尼戒律之总名,此云善治
-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五十九)【注释】大慧,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六)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六)【讲义】所之一字,上下连带二能;能之一字,上下连带二所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三十八)支句非支句。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六)【讲义】巳二 四生感应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 共读楞伽开示2(下)——《 楞伽经》的传奇传承苏东坡先生护持楞伽经公功不可没
-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二)今更约理解释,如是之法,按本经,如来藏妙真如性为如,如者不动之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三)【讲义】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二)【讲义】心、色诸法,不离因缘。先约心法释:夫真心绝待,寂湛常恒,不假因缘;而六种染心,虚妄生灭
-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一)【讲义】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讲义】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七)【讲义】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