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云何现业? 什么是旋转性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离根尘 阿难!根的功如是而归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根于外六尘,旋转性不多流逸。根的功 因不流逸,而归旋元自归,于根尘既不缘,旋转性根无所偶,根的功反流全一,而归六用不行。于根 如是旋转性清净持禁戒之人,「心无贪淫」。根的功这一段是而归承前面的刳正性而来。也就是说,前面的这个受持大小乘清净戒行的人,内心当中对于男女的贪爱的慾念慢慢地淡薄了。因为他执身不动、执心不起,就算偶尔有一些邪念生起,马上能够责心忏,加以对治,所以他对于外在的六尘没有太多的活动跟放逸,他对于六尘的攀缘相对地减少很多了。不过到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还是属于持戒的范围。这个地方还是持戒的范围,下一段就正式修止观了。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这个地方就正式修止观了。在这个持戒清净的不对外攀缘的基础上,开始修习圆顿止观,就是旋转我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蕅益大师说,这一段经文就是前面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我们六根的作用是见闻嗅尝觉知,在用它的时候你不能随着它的作用而转,你要在作用当中迴光返照去正念真如,就是观察它的六根之根性,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我们会见呢?为什么我们可以听闻呢?那个功能从哪里而来呢? 所以,当我们开始迴光返照六根的功能的时候,「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这个时候我们对六尘的攀缘就减少了,能对的六根就没有一个攀缘的对像。最后「反流全一」。这个「流」是六根的作用。我们以前是依止一心而产生六根,现在就回过来,把六根的功能回归到一心。 最后「六用不行」,关键在这个地方。这个「六用」指的是什么?不是六根,是六识,不再活动了。所以有人说《楞严经》是破六识的,的确没有错。捨识用根,他直接用根照了,他不允许识活动,因为在六根当中他就把这个六根门头控制得很好,六根一动的时候,他是迴光返照。所以他脱离了六尘,最后也脱离了六识,最后把这个根的功能带到它的根性去了。这一段就是讲到「旋元自归」,就是把六根的功能恢复它最原始的一个本来的相貌。 这一段是讲到修止观的方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 佛说:何时放下,何时就没有烦恼。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美好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 佛源老和尚:好好用功,日月如梭,一天从早上起来到晚上,很快就一天了
- 修行有魔考
- 修十善业,国富民安
-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 修正法师:一旦养成这个坏习惯,这一辈子跟坐禅就没有缘分了
- 修正法师:一旦养成这个坏习惯,这一辈子跟坐禅就没有缘分了
- 佛源老和尚:报父母恩就要能让父母了生死
- 閑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 佛家经典:《无量寿经》全集
- 佛本清净,何需洗浴?始于东汉的浴佛节,为何流传千余年?
- 元音老人|学佛无难,但观自在~
-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 六祖《无相颂》:原文+译文
- 你本来就该成为一道独一无二的美丽风景
- 佛家说:“心魔即魔,心佛即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