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1>
1、楞严《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套界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本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性>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界翻开《楞严经讲义》425页,本藏这一段是性>[卯四会十八界即藏性,分二,楞严][辰初总征][二别释今初]这一段要稍微放慢一点脚步,经第这一段太重要了,套界能体悟出来,本藏识心寂灭这一段是性>修行的关键,也是很难理解,不过注意听,还是会有所获的,只要用心就并不困难。今天我们要讲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 3、这一段最主要讨论的,就是六根攀缘六尘,中间所引发的意识心,到底是属于根所引发出来的识心。还是属于尘所引发出来的意识心。 4、就以眼睛来作例子。我们称为眼识,这个眼识、这个识心,由眼根中引发的意识心叫做眼识。那么,这个眼识到底是从哪里来。是生于眼根吗。 5、当我们追寻推究以后,发现不是从眼根来的,单根不生识。换一个角度说:那是不是由色尘而生这个识呢。称为色识,究其根本也不是。或者是说,眼根跟色尘对上眼的时候,这个识心就显现出来。 1、这个在权教菩萨,他是讲到这个程度,是允许根缘尘,会引发中间的识,就是这个来。在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识借由根而显,识不是根,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2、我们称为眼根,详细讲:眼根是肉做的,像浮尘根、净色根;可是,你一讲到眼识,它就不是这个了,眼识是借重于眼根而显现的了别作用,就不是属于眼根的范围了。所以,我们常讲眼识,是因为识它本身并没有形状,必须借重有形状的东西,来立这个识。譬如说:眼根有形状,我们可以称眼识;或者是色尘有形状,我们也可以称为色识,这个识本身并没有特殊的形状,是借重有形状的根或者是尘,来立这个名。 3、因此今天所讨论的这个十八界,尤其是根尘相对,中间所产生的这个识心,是有还是没有。我们所有的烦恼,就是眼根对色尘、耳根对声尘、鼻香、舌尝、身触、意法尘,所引发的种种无量无边的烦恼,统统是这个产生的。 4、今天把这个弄清楚以后,就会哈哈大笑:哇。原来是一场戏论,被骗得团团转都不知道。现在把心稳住了,了解十八界原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意识心当下、当体即空。譬如说你眼睛看这个外尘,那我问你,你有没有眼识有眼识。 5、现在再问你,大家都知道眼根见色尘有眼识,产生这个识心,产生这个分别相。现在再问你,开悟的人、大悟的人,有没有眼识。《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1>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 盖洛普优势|思维才干靠前的人,是天生的作家和教练
- 法藏法师:你真的是在“精进”吗?
- 活着,过好生活每一天。
- 各宗要略——真言宗
- 生活是自己的事,开心就好!
- 界诠法师:短期出家要慎重考虑
- 活着,过好生活每一天。
-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 盖洛普优势丨总被人说想太多,千万不要改!
- 法藏法师: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一个修行人
- 界诠法师:有人以为学佛只要好生的念佛就是了嘛,何必学习佛法道理呢?其实不然!
-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 相处的最高境界就是彼此成就和舒服。
- 盖洛普优势咨询丨该继续打工,还是独立创业?
- 盖洛普优势丨如果你总被人夸积极正能量,那一定有这些优势!
-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 灭却心头火,胜点佛前灯
- 界诠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 盖洛普优势丨总被人说想太多,千万不要改!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