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心,消业障。尽快出发,行起解绝
1、快出调心尽快出发。发行有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起解不知道怎样走佛告诉他向东走,调心并告诉他中间可能出现的消业岔路,怕他记不住清楚,障尽又为他绘了路线图。快出这个人听到这番指导后,发行并未向东走,起解而是调心在原地打转,并激动地说:“这真是消业正确的见地啊。佛怎么能知道这些见地,障尽而我不知呢。 2、我与佛有何不同呢。佛是怎样知道的。这么重要的指导,我应该背下来如果这个人一直在原地打转,在头脑中形成种种知见, 3、认为自己得了法宝,却一直未向东走,那佛对他的指导是毫无意义的。行起解绝。真正要行了,已经不是资粮道阶段了,一切的有为的善法也要放下了,所谓的放下万缘。除诸法实相外。 4、亲友成就魔事,故须远离亲友。魔来觉知不动。 5、修禅定,深入些的境界需要身体健康,身也不能动,所以一般的人需要很多年,需要几十年。在家人修定需要很多的福报,各种的干扰比较多。 1、莲池大师讲生死海中。在家人生活中修行,通过教理学习消除无明,拜佛啊种种的功课善法消业障,得到身体轻安,不断的净化人心,持戒啊,发菩提心,菩萨道行起来,按照菩萨的品质生活,把心调的柔和,变的慈悲又有智慧,心调好了,精神面貌自然会好起来,气色变好,各种的慢性病没有了,其实是通过学习教理,听闻正法,实修,消除了业障,身心是一个能量场,你真正上路了有缘的众生都过来了,会有很多磨难考验,有些逆缘不可调和,所以也可能会有病,有些定业已经形成了,逆缘也会发生。 2、消业障的表现就是身心放松,嗔恨心少了,烦恼大大减少了,无明少了,更能看清周围的人的无明与苦恼,悲心与菩提心越来越多了。这个消业障的过程本身也是在修禅定,而且是上乘的佛法,禅法,心地法门,外离相是禅,内心不乱是定。当然,也不排斥打坐。每天坚持打坐养成习惯,不执禅定境界,只是方便调心调身,也不执着气脉打通,不执着能量,不执精气神,楞严经讲有十种的仙,所以执着养生搞不好就走到仙家的路上了,这些都是副产品,执着了反而容易出问题。 3、修慈悲观,也是一种菩萨道的成佛之路,《悲华经》里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事迹非常感人。虽然说法身大士才能做得到,但是凡夫菩萨偶尔的那个发心,一念精诚,至心的随喜,功德无量啊,只有善根深厚的人才会有随喜,业障重的人很可能会不信甚至诽谤。事实上初学阶段还是要修好自己,先解决自己的烦恼,只有自己快乐了才能比较好的对别人慈悲喜舍。内观禅修的极致丨慈悲观之修习。 4、要让思想要流过心,不要留下痕迹。——索甲仁波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最通俗的注解。 5、不管你发现你在想些什么,就让那个思想生起和消退,不要加以限制。很快地,你会发现,思想就像风。秘诀是不要去“想”思想,而是要让他们流过心,不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迹。调心,调心消业障。消业尽快出发,障尽行起解绝
调心,消业障。尽快出发,行起解绝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