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八)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一百九十八,开示云何名为别业妄见如世间人,百云别目有赤眚,何名夜见灯光楞严经讲义是为别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业妄夜见圆影,这两部开示是见阿间人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难世欢迎各位有学之士,赤眚有修之仁者,灯光叠各位高僧大德,色重开悟见性的共读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楞严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开示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3、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云何名为别业妄见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譬如说:我们一个眼睛好的人,正常的人的眼睛,前面点一盏灯,印度当时候点的都是油灯,就以油灯来讲吧。 5、前面点了一盏油灯,当正常人的眼睛看的时候,这个油灯上面的灯的火焰,它就是很正常,很明显这个灯的火焰,这是第一个。就是正常人的眼睛看这盏灯的时候,这一盏灯没有任何的影子,就是火焰而已,这是第一个。 1、现在要比喻作别业妄见,就是赤眚,就是眼睛有红、肿的毛病,换眼睛又红又肿的眼病,来看这一盏灯是什么。看到这个火焰是看到五重的圆影,就是多出来的圆影,除了这个灯以外,有那个多出来的光影。它这个比喻什么。 2、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佛菩萨的正知正见、正觉,真正的智慧来看的时候,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山河大地、花、树,全部都是空,会归到一真法界,绝对平等的心性。也就是诸佛菩萨来看这个世间,是没有任何东西,因为相,透视它所以,诸佛证悟到无生的时候,这个世间完全就是绝对的心灵,这个就是诸佛菩萨用正常的眼睛;正常眼睛就是诸佛菩萨的智慧。诸佛菩萨的智慧看到凡所有相,都是无生,因为它是缘起,缘起就是空。所以,用真智照着无生的理,没有一法不空,所以,没有能缘的意识心,没有所缘的六尘境界,也没有六根身,也没有所缘的外面的境界。 3、所以,佛陀进入一真法界,用正智见到无生的真理的时候,世界完全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对、没有错;没有善、没有恶;没有能、没有所;没有根身、没有器界、没有种子;没有花、没有树;没有山、没有日月星辰,但是,当你见性的时候,就是颗粒微尘,就是这一朵花,正是这一朵花,就是见性时候;正是这一棵树、正是这一座山、正是日月星辰,就在这个时候。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是佛菩萨的比喻。现在再来用凡夫的比喻,我们眼睛有毛病了,又红又肿的眼病,看了这一个灯,除了这个正常的火焰以外,外面呢为什么叫五色重叠。就表示五蕴身,五阴身所产生的错觉、妄觉。 4、这比喻什么。眼睛有毛病是比喻所有的众生,真心被遮住,现在用妄觉、妄心看这个事情。所以,每一个人的这个心性,因为没有正觉,都是妄觉,所以,看这个根身、器界,好象是真的,有那么一回事情,产生了种种的妄觉,这个五色重叠,就是五蕴身、五根尘。 5、我们一直认为,五蕴身是实在存在的,或者是外在的五欲六尘是实在的、山河大地是实在的、日月星辰是实在的,所有的相,都认为它是实体。先解释一遍:云何名为别业妄见呢。什么叫做别业妄见。阿难,就像世间人,他的眼睛有赤眚,眼睛生翳,致使禅学模糊不清的一种病,就是又红又肿的眼病,表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卡一层厚厚的无明。共读楞严开示
一百九十八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这五种事情,很容易会折损清净智慧
- 心若有迷,便要至诚念佛,即能唤起心性觉醒
- 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
- 「多闻」比不上「反闻」
- 四十八大愿——(第4愿)形色无有好丑
-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 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
- 凡夫的福报是不自在的福报
-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 对治如梦如幻的不净色身
- 各宗要略——禅宗
- 层级越高的法界,时间的质量越大
- 你是属于刚强傲慢型,还是调柔寂静型
- 四十八大愿——(第1愿)国中无三恶道
-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 净土法门能得到利益与否,在于有没有信心
-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 净土法门能得到利益与否,在于有没有信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