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有迷,便要至诚念佛,即能唤起心性觉醒
【原文】 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心若性觉醒但念阿弥陀佛。有迷」梵语「阿弥陀」,便至此云「无量寿」,诚念佛者觉也,佛即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起心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心若性觉醒原夫此性,有迷先天地而不为老,便至后天地而不为终,诚念生死之所不变,佛即代谢之所不迁,起心直超万物,心若性觉醒无所终穷,有迷故称无量寿。便至此寿非属于形骸修短,岁月延促也,吾人能见此性,即名为佛。吾人苟知自心是佛,当审因何而作众生?盖众生与佛,如水与冰,心迷则佛作众生,心悟则众生是佛,如水成冰,冰融成水,换名不换体也。迷则不觉,不觉即众生,不迷则觉,觉则众生是佛。子欲求佛,但求自心。心若有迷,但须念佛,佛起即觉,觉自性光明,挺然独露,从前妄想,贪瞋癡业,当下冰销。业垢既销,则自心清净,脱然无累。此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事心之功,无外乎此;净土之资,亦不外于是。 【演莲法师译文】 古德有一句劝人念佛的话说:「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译为华言「无量寿」,佛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本然天真的觉性。可见念佛,正是使众生明心见性的第一妙门。须知我们众生本具的心性,未有天地之前就已存在而并不为老,即使天地毁灭之后,此心性也并不随之而终;虽历经生死轮迴而此心性始终不变,尽管日月交替变换而此心性永远不迁;直超宇宙万物之外而无所终止穷尽,故称无量寿。 此寿并非属于形骸生命的长短,也无关乎岁月的延促。我等能够悟明此心性,当下即名为佛。我等果能了知自心是佛,就应当审量因何如今而作众生?其实众生与佛,就如同水与冰,只因迷了心性,以致本然天真之佛沦为众生;一旦悟明心性,则众生当体是佛。如水凝固成冰,冰融化成水,只是换名不换体罢了。 迷则不觉,不觉即众生;不迷则觉,觉则众生是佛。所以,你既立志求佛,只须向自心中求。心中若仍然有迷,便要至诚念佛,念佛即能唤起心性的觉醒,觉则自性光明皎然独露,从前所有妄想、贪瞋癡业,当下如冰雪消融。烦恼业垢既已消除,则自心清净,从此脱离生死尘劳而无所繫累。这便是所谓「心净则佛土净」。平常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之道,不外乎在于此心;念佛预办往生净土的资粮,也不外乎在于此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五戒受持不住能捨戒吗
- 共读楞严开示(二百七十八)【讲义】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八)【讲义】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 共读楞严开示(九)破妄识无处 斥妄识无体 推妄识非真
-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六)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五)破识显根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三)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 度四流者为作桥樑,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八)【义贯】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
- 随机阅读
-
-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二)何谓真心,何谓性定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七)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九)【义贯】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二)【讲义】辰二别释(分六) 巳初眼入乃至六意入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义贯】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讲义】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闻者,从耳根发耳识,闻佛声教,由耳达心,故能记忆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四)【讲义】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义贯】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
-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二)云何无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无因作?及非有无因?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六)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八)【讲义】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六)室罗筏城,即憍萨罗国都城,因有两国同名,故以帝都见称,乃波斯匿王所都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二)【义贯】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八)【讲义】三细六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