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超越妄想,再面对妄想
圆顿止观就是先超想再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越妄办法时,佛陀会建议你先不要处理,面对不处理是妄想最好的处理,先放下,先超想再这是越妄顿观。但是面对在你太执理废事时,觉得何期自性,妄想本自清净,先超想再那八十八佛也不要拜了,越妄佛陀建议你要修渐观,面对生死业力可怕,妄想所以操作时顿渐是先超想再交互运用。不定止观,越妄也就是面对顿渐的交互运用。 不过按照《法华经》的规划,诸位!修观时,是先有顿观再有渐观。就是说,你现在的心受到刺激,堕入了颠倒想,在妄想里跑不出来,这一关过不去了,有人刺激你或者你受到某一件事情的伤害,这个妄想在心中挥之不去,你怎么办?所有的修行都是告诉你走出妄想,但是你走不出来,按照《法华经》思想的规划,先入顿观,放下它。 《法华经》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站在超越生命的角度来面对生命,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好好地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努力地了生死,所以它是先把心带回家!先理想化地把心带回家,然后再务实地面对你的烦恼,修无常观、无我观去对治。 所以在整个《法华经》的规划,是先放下它,面对它,然后再处理它。为什么要这样子呢?因为你不先修顿观,直接跟妄想拼了,可能会很惨,你不是它的对手,因为你念佛的力量一天念两个小时,你打二十二个小时的妄想,白天也打,睡觉也打。你用两个小时的佛号,要跟打了二十二小时的妄想拼,而且还不只是今生的妄想,你每一生都是这样子,所以就像小孩子跟大人打架,以这个真妄交攻的角度,你不跳脱妄想,直接在妄想里面跟它打架,你惨了!你一定是心随妄转,向妄想投降,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这时你只好投降,因为你的正念被妄想吃掉了。 注意!先超越妄想,然后再面对妄想。因为当你超越妄想时,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把它的根给拔了。就是我先否定你,然后我再来面对你。我本来就没有妄想,这妄想是后来的,是生灭的因缘相,这时你就有自信了。你有自信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你的底气就足,你用这个力道,法门一操作——心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你面对妄想就有力道。所以在顿渐不定时,先顿观然后再入渐观,一般是这样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