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这个历缘对境的人给自重要性,我看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他提出了两点,己方他说历缘对境的人给自修行,第一个从内因的己方善根来说,他说这个顽铁不炼不成钢,人给自美玉不炙不晶莹。己方我们在佛堂当中的人给自止观,是己方很薄弱的,就像顽铁,人给自里面有很多的己方杂质,这个铁拿去敲敲打打,人给自拿到水里去淬火,己方然后再敲打,人给自把这个杂质都打掉以后就变成钢,己方特别的人给自坚硬,声音就特别脆。就像美玉一样,你不磨练它就发不出美好的光泽,不炙不晶莹。

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就是说,你在佛堂当中所成就的正念,如果不在境界上历练,这个正念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说,你刚开始在境中加强止观的正念,然后把你止观当中的正念,再到一切境界当中去历练,遇到境界把你的正念提起来,调伏自己,这是第一个,历缘对境能加强你内在的善根。

第二个从外缘,就是福德因缘,你经常帮助别人,对你成就佛道是有帮助的。

我们之前也讲过《妙庄严王本事品》,《法华经》的二十七品,这个妙庄严王为什么得度呢?

说过去有四个居士,这四个居士是好朋友,在一起共修,后来慢慢年纪大了,中年以后四个就发心出家了。这四个人在一起住茅棚,当然是住在山上,经常要下来托钵,每天从山上爬下来,身体很疲惫,经常都是托完钵以后回去,身体也疲惫,内心也没有精神,就打瞌睡了。

这四个人就开会决定说,我们四个人再这样下去,四个人一生都空过,谁也不能成就圣道,这怎么办呢?有一个人就发心了,好,你们三个人专心修行,我护持你们,以后就专门由我一个人来托钵,你们三个人就不下山了。当然他托钵不但托自己,还要托其他三个人,花的时间很多,终日走街坊,终日跑来跑去,当然他也积集了很多福报。

有一天他看到国王出巡,这国王威严的境界,他生起了欢喜心:哎呀,做国王这么好!他因为护持修行人的关系,又起了这样一种愿力,果然,从那以后,生生世世就做国王了,其他被他护持的三个修行人,后来就成就圣道了。当然他过去帮助过他,那种圣人的心,他在大光明那一念寂静的心当中,他有时候也会注意一下,我过去的朋友现在在干什么,哎呀做国王了,没事,继续做吧。

到了最后一生,就是妙庄严王,他过去的三个朋友知道了,他的福报到这一生全部享尽了,这刚好这个妙庄严王遇到了婆罗门师,婆罗门师口才特别好,就相信了外道,这个时候他们三个人知道,这个时候再不出手就来不及了,就到三恶道去了。

这时候三个人,一个人就是妙玉菩萨,做他太太,另外两个,一个是药王菩萨,一个是药上菩萨,做他的儿子。三个人就显神通,凡夫的境界就是先显神通让他生起信心。显神通以后,妙庄严菩萨就说了,你的师父是谁啊?你怎么那么厉害呢?我师父就是佛陀。

这个时候,他们就带他去见佛陀,那尊佛叫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这个时候,妙庄严王遇到佛陀,佛陀就为他讲《法华经》,他就生起欢喜心,因为他毕竟有善根嘛,就把这个国王位交给他弟弟,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修了八千四百岁,那个时候的寿命长,就在今生当中证得了无生法忍。

所以《法华经》讲妙庄严王本事品的意思是说,妙庄严王他本来今生就要堕落了,他已经信了外道了,生起邪见了,但是三个大菩萨的摄持,三个善知识的摄持,把他的善根启发起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候忏公师父说了一句话: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我们护持大众当中,别人打佛七我们护持你,你们都离开了,我在慢慢折棉被,收这个草蓆。你们去听课,你们去打佛七,我帮你们煮饭行堂,这个点点滴滴,表面上你是在护持别人,其实在你未来菩萨道当中,当你有障碍的时候,你就会有善因缘帮助你。这个车子开到这个地方,开不过去了,有石头挡住了,自然会有人帮你把石头搬开。

就是说,菩萨为什么要历缘对境修,积集自己福德因缘,广结善缘,这也是蛮重要的。

所以智者大师赞歎,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大乘菩萨。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