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人生就是人生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人生什么?我且来解析一下,可先分作两大干: 一、人生理性,人生理是人生普遍贯通的,与之相对的人生就是事相。我们如果把人生解析开来,人生可以分作理性与事相两部分。人生 二、人生事相,人生就是人生事实上的人生相,依此以显出我们是人生人的,这就叫事相。人生 在这事相部分,人生又可以分成三类: 甲、根尘: 根尘是佛典上特定的名词,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普通称之曰五官。与五根相对的是五尘,耳听见的谓之声尘,眼见的谓之色尘,鼻嗅的谓之香尘,舌辨的谓之味尘,身接的谓之触尘,还有一部分的法尘。这五根、六尘,是人生中分析出来的物质部分。 乙、心识: 关于心识的分析,肯先要知道人生不但有物质的部分,而且还有精神的部分,心识就是人生的精神现象。分析来讲,可以分成四类: (一)前五识,即由眼、耳、鼻、舌、身五根发生出来的五种不同知识,五识是根据五根而发生的,所以不能独自的存在。 (二)意识,这意识就是第六识,前五识仅有感觉,而这第六识能构成有系统的知识和思想,来完成人生的一切。对于人生的精神部分,要详细的分析起来,尚不止此。五识所依有意识,而意识背后还有意根。 (三)意根,如见色依于眼根,听声依于耳根,所以意识也并不是凭空发生出来的,而是依意根发生的。 (四)在意根后面,还有一个识叫藏识。这个藏识,什么都被他所包藏,与库藏一样。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包括在里面,等到要用的时候再一样样拿出来。譬如十年二十年前所经过的事情,到了现在,如果要用着它就马上可以把它复现出来,宛与目前所做的一样,这就是藏识的功能。无所不包罗、无所不收藏的藏识,是广博无涯的,但它是意根最亲切的根,同时还是为意根紧紧吸住的东西,为意根拘执为我。 丙、分位: 时间空间及人生所经过的生老病死等,谓之分位,是根尘、心识离合变化而附现出来的,并没有独立的性质。 在事相里,最重要的还是心识,心识中还有心所:在意识上所起的心理作用是很多很多的,这就是五十一心所有法;在前五识,共有三十四种心所有法;在意根上有十八种心所有法;在藏识上最少,只有五种心所有法。如果要详细的解说,佛书中有一部比较清楚的百法明门论。讲到许多心所有法分配到各心识的,还有一部八识规矩颂。 现在,再将人生的善与不善,区别分析一下。人生的所谓善,是能够使本身的性质成为纯粹优美,同时还能领导大众,为大众解除痛苦,使大家安宁利乐,这就叫做「善」。与此相反的,就叫「不善」。在这善与不善的两者之间,还有一种「非善非不善」的,佛典上称它为「无记」,因为没有办法来记别它是善与不善的。 包括这善与不善以及无记而最复杂的,常首推意识,所以意识的变化很多。意根的性质最为特别,它既非善又非不善,所以也可以称它为「无记」。但它虽然是「无记」,而它的性质是暗蔽的,如一间暗室一样,故是有覆性。藏识与根尘,亦同为无记性。 至于理性,本来是清净的。事相虽然未是清净,但可以用改造的方法来使它清净,所以也可以说是可能清净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轮迴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迴
- 很多事情是不需要验证的
- 忍痛斥资400给弟弟做盖洛普测试,他一句“没感觉”让我傻眼了……
- 学佛就是为了更好的做人
-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 广化律师亲历:千万不要以为杀生没关系,这时它们会来找你的
- 学会识别自己的成功模式
- 宝志禅师《十二时歌》
-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 孩子,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它承载不了你 的未来。
- 弘一法师说∶万事随缘得自在。
- 孩子,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它承载不了你 的未来。
-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 彻底无所得。心不入局。
- 广化律师:你以为你做的邪YIN之事没人知道吗?
- 密参老和尚曾打完禅七接着打水陆,见了地狱图印到心里去了,长久无法排除
- 各宗要略——唯识宗
- 弘一法师认为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 广钦老和尚 :凡事能承认自己不对,就不会起烦恼。否则心不能安,烦恼立刻跟着来
- 学会看到自己情绪的变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