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文化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46---47慧律法师主讲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1、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阿跋一,多罗46---47慧律法师主讲。宝经讲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46---47慧律法师主讲

2、法师主讲:慧律法师主讲。主讲《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209页,阿跋我们今天将完成《楞伽经》第一套。多罗

3、宝经209页中间经文:【大慧,慧律彼于一切众生界,法师皆悉如幻,主讲不勤因缘:远离内外境界,楞伽心外无所见;次第随入无相处,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现、无所有,得住般若波罗蜜大慧。

4、彼于一切众生界,众生界就是有情界,因为众生界会产生主客二观的能所,所以从主观下手,观一切众生都不能离开五阴生,这五阴生本是缘起,缘起就是如幻。那在后面,大慧菩萨又继续问佛,说:佛陀何以用如幻两个字。

5、大慧就问:世尊。是不是因为众生看到五光十色种种的幻影,而说一切法如幻,否则这个外境与众生来讲却如此地实在,何以世尊说一切法如幻。世尊就跟大慧回答,这是后面的,不是今天讲的。世尊就这样回答。

一46---47慧律法师主讲

1、我之所以说一切法如幻,包括众生界,是因为生灭,万法刹那生,刹那就灭,万法都空无自性,是建立在这种微细的生灭,粗糙的生灭没有永恒的实体,叫做一切法如幻,并不是像今天看到投影,如梦幻泡影的,或者梦境里面看到的假相啊。这个如幻真正的定义叫做:生灭,刹那生,刹那灭,没有实体可得。所以世尊说一切法如幻,就是建立在这样子的思想,而不是说看到了电光,五花八门的这种幻化的境界是依一切法都生生灭灭,灭灭生生而建立的。

2、叫做一切法如幻,皆悉如幻,不勤因缘,也就是真的要修行,不勤因缘,因缘就是假相。一个修行人,不是在假相里面打转,这样不能悟到当体即空的真如清净,如来藏性,这样就算你百千万劫修行,你也抓不到重点,换一句话说,你能够了悟佛的这一颗究竟的真如心、如来藏性,抓到了重点,离一切相,远比你执著,绕着这个假相一直打转……烦恼断不了。

3、简单讲,一直在这边的此岸,是没有办法达到解脱的彼岸的。所以你如果要真的放下,就是要放下这个缘起法,放下这一些生灭法的东西,直通涅槃,而且它是本来就具足的你没有听过吗。从永恒,从永远一直到永恒,都是涅槃的特质,涅槃妙心的特性,也就是不管你是永远这个名词,或者是永恒这个名词,它都是涅槃的特质,从永远一直到永恒,都是我们涅槃的特质,因此你一定要用涅槃妙性来修行。换句话说,不勤因缘,就是非取因缘,它不是因缘法,如来藏性,它不是因缘法,但是也非离因缘,也不能离开这个因缘法,离开这个因缘法,就变成断灭。

4、离相你找不到性,离开相怎么会有性呢所以你要找到真如的本体,但莫于因缘上执著。所以,我们精进、精进,是在哪里精进呢。心无妄名为最高的境界,最精进的修行人,也就是心没有妄动,于缘起法里面了一切缘起法都是如幻,这个是最有修行的人,那么对于这个世间的假相,哲学家又讲了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他说: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否则你会被这个缘起法绑死。就是这个世间,你先要有心理准备,什么奇怪的事情,它都会发生,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件事情不可能这样,不可能这样。

5、所以,当我们一个人能够用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人生跟宇宙的时候,你突然间发生,你就不会感觉到什么,你也不会觉得很震撼,或者是被它动摇。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否则你会绑死自己。简单来讲,就是用般若智慧,使自己内心更有弹性,就是这样子,这包括修养或者是包括修行,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