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我们是修行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人把人非你用的捨掉功夫,要时时刻刻现前,修行这妄想烦恼,人把人非人我是捨掉非都要把他捨掉。说是修行这样说呀,我们的人把人非习气毛病以后还是要放下,要时时刻刻的捨掉警觉自己,白天夜晚,修行时时刻刻在那里修行,人把人非在那里用功,捨掉它妄想烦恼、修行人我是人把人非非它不是少了吗? 古代人在山中修行,用功用的捨掉落堂,什么是落堂?就是不断了,我们现在一会儿有,一会儿又没有,这是间断,说要打成一片,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他就是功夫成片了,我们要学就学这些祖师啊。白天如是,夜晚如是,行住坐卧,二六时中,功夫都要时时刻刻现前,这是道场,道场就是这样,修行就是这么样搞,那就不管他人长长短短的,你只照顾你的功夫。 虽然是你做点什么事情,你是身动了,你这心要制之一处,不被身动所约束,长期就是这个样,这不就是一个道人吗?到哪去找修行啊?修行不是找的,就是自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七十五)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
- 共读楞伽开示(九十二)生及与不生,涅槃空刹那,趣至无自性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七十五)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
-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一十二)大慧,如是微细藏识究竟边际,除诸如来及住地菩萨,诸声闻、缘觉、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五十二)【诠论】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九十七)【注释】大慧,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无开发方便。
-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 共读楞伽开示(三十四)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 随机阅读
-
-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八)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净句非净句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三十九)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大菩萨众心之所念,名圣智事分别自性经,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四)大慧,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
-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八)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净句非净句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九)【注释】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零九)护财自在王,转轮圣帝王,云何王守护?云何为解脱?广说及句说?如汝之所问
-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四)大慧,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
- 共读楞伽开示(七十八)禅师以何法,建立何等人?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九十一)如是,大慧,愚痴凡夫,恶见所噬,邪曲迷醉无智,妄称一切智说
-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四)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
- 共读楞伽开示(七十二)佛复有几种?复有几种生? 魔及诸异学,彼各有几种?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五十一)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
-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四)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
- 共读楞伽开示(九十一)无上世间解,闻彼所说偈,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善哉善哉问,大慧善谛听,我今当次第,如汝所问说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零一)如来特于此无上顿教,说出自证境界,令诸大菩萨亦能体会如来自觉圣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