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如何得到和合的眷属

如何得到和合的何得合眷属

1、如何得到和合的到和眷属。虽然“心”是眷属造业的根本因素,但是何得合如果没有言语还有行为的执行,单单只有我们的到和心中的意念呈现,这样所产生的眷属一个业,它的何得合一个现行是非常的微弱的。

如何得到和合的眷属

2、到和譬如,眷属我们对一个人是何得合非常非常的怨恨,这样的到和一个怨恨的念头,是眷属在我们的心中,乃至于说,何得合我们对这样的到和一个怨恨,我们产生了恨不得要把他给杀了。眷属但是我们没有说出口,我们也没有去做,所以这样的一个失控的念头,它并没有造作出很大的恶业,因为没有造成这样的事实,所以这只是一个心念的一个流转,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负担;但是如果脱口而出的话,就会造下了很重的口业,乃至和对方产生了一个敌对的状态,增加了一个敌人。所以,如果我们又常常不护守自己的一个口业,我们会因为我们的口业,而造下了很多的负担。

3、所以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待,对话之间是“利刀割肉痕易合,恶口伤人恨难消。”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用刀把肉给割开了,那这个伤口它经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伤口它很容易就合起来;但是如果我们用非常恶劣的话、尖酸刻薄的话去说人家,这样的一个话语印在对方的心中,他所产生的恨意,却不是你接下来用各种方法,能够很轻易地弥补出来的。所以一个菩萨更要非常摄护自己的口业,如果一个修行人,他一天到晚说三道四、东家长西家短的,那这样的话,不但自己的律仪没有办法守护好,然后也会因为自己这样的一个行为,会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同样相对于,对于这样的口业的呈现,我们虽然不作,但是我们也要避免别人口业造作的成就。

4、也有一句话“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我们既然修学菩萨道,我们当然不会造口业,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如何摄护他人,不让别人的口业成就。所以,当有人在评论别人的是非的时候,如果我们对于这样的事情并没有非常明确知道它的前后因果的关系,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地随之而下判断语。

5、例如说:董事长、老板在骂下属的时候、在说下属的时候,父母在骂子女的时候,我们旁边的人如果也傻傻地跟著董事长去骂那个下属,跟著父母去骂那个子女,我们其实就是非常不顺彼此之间的因缘关系。我们只看到被责骂的错,却没有办法看到这个董事长、这个老板他在责备下属的时候,他心中有一分护念下属的心;这个父母在骂他的子女的时候,他的心中有一分护念这个子女的心。

如何得到和合的眷属

1、我们只看到被责备的表相的情形,也跟著骂,但是我们并没有那样的一个前因后果的护念因缘,所以就变成造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口业。所以菩萨行者要能够善观因缘,要能够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在《阿含经》当中,佛陀教诫声闻弟子祂是这样说,祂说:“圣弟子唯作二事,哪两件事呢。就是法谈以及圣默然。

2、”也就是说,佛弟子当他要说话的时候,他所说的言语一定是与修行有关的,只要与修行无关的言语,他不会去说;但是如果现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时候呢。他也不会去找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来说,他会宁可自己在自己的禅定当中、在自己的寂静当中去安住,而不会去造作一些没有必要的言语。

3、所以百丈禅师他说:“劝人一定要减少言语,说话能够直接了当,不要去揭人的隐私,也不要恶意的去对个人或团体去作恶意的攻击,除非你这样的行为是在护念对方。”在书中有着评论的各个宗门、教派的法义上是、非与对、错,这是一个护念的行为,而这是一个善行的口业呈现;这样的一个善行的呈现,他是为了要救护众生,所以这样的一个因缘业果,反而是非常的积极的承担以及积极的付出。在《杂阿含经》当中是这样说的:“如果所说的话是不如实的,所说的话是:没有看到当作看到了,看到当作没看到;没有听到说听到了,听到了说没有听到;知道了说不知道,不知道的说知道。

4、这些的行为,都是属于妄语的口业。”有关于口业的一个呈现,在妄语当中,最大的一个妄语就是“未证言证”,就是自己并没有证得殊胜的果德,但是为了要笼罩世人,然后对别人说,自己有种种果德的呈现。例如说:说自己证得了初果、二果,乃至于说自己已经有明心见道、破牢关。但是实际上的一个检视,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实质,所以这就是大妄语。

5、这样的一个大妄语,在经典里面说:妄语之罪,它不但是会害到自己,因为自己的迷骗众生,让众生因为一时的不察而跟著他,这些众生这一世会因为他而耗损了许多无益的时光;然后,他也因为自己的大妄语,让自己和众生都堕到了不好的业道之中。所以佛陀说我们应该要离开妄语的这个戒。如果离开妄语,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