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法供养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善男子!念法如前供养无量功德,供养比法供养一念功德,功德百分不及一,可思千分不及一,念法百千俱胝那由他分、供养迦罗分、功德算分、可思数分、念法喻分、供养优波尼沙陀分,功德亦不及一。可思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念法以如说行,供养出生诸佛故。功德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这就是正面地校量两者的胜劣。 普贤菩萨又告诉善财童子,善男子,就提醒他注意,如前供养,就是前面讲的种种华云、鬘云、香云,种种的灯,这些供养。那些供佛的种种供养具,在无量的时空的供养也有无量的功德,但是比起法供养,还是远远不够。法供养而且是一念功德,时间很短。 这里具体地比较,就是百分不及一,你就是分为一百分,不及一念法供养的功德;千分不及一,进一步对境,你一千分就是一千倍的这样的功德也不及法供养一念的功德;进一步是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这数量就更大了,也不及法供养一念的功德;进一步说迦罗分,迦罗分是把一根毫毛分成一百份,那一百份的其中之一那一份,百分之一的份就叫迦罗分;算分,就是无量的算数其中一分、数量其中一分、所有的比喻其中一分;优波尼沙陀分,就是极微的一个数量,翻译成叫少分相近比对的分,它一般就是进一步是把这个毫毛,把它再分到优波尼沙陀分,叫邻虚尘,就是接近到虚空的那样的微细的层面,再进一步去分就是虚空了,空性了,就是那么细微的数量来比较,也不及法供养一念的功德。 那就是法供养一念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远远超胜前面的供养具的功德了。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何以故」,追究它的原因。是由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尊重法故,由这个法能够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故,一切诸佛成佛之后还要以法为师故,那诸佛如来是用法来度众生故。 所以你按照这个法如说而修行,就能出生诸佛。讲经说法就是欲令众生去落实在身口意三业之行当中,就要对治烦恼,开发佛性,成就佛果。这就是佛的本怀。所以顺应着佛的本怀,如果诸菩萨,就是各种阶位的,程度不同的,从初发心的菩萨到久修的菩萨,他能够修行前面所说的七种法供养,那就等于成就供养如来,称合佛心。如果按照那七种法供养来修行,才叫真正的供养。 但这里又要辨识一下了,难道前面说的那些香、华、鬘、音乐供养就没有价值吗?其实这里面财供养,如果你能够有智慧三轮体空,以平等心去供养,实际上也就是法供养。维摩诘居士,他拿供具,一份供养难胜如来,一份供养会上最贱的一个乞丐。以平等心供养这两类,他当下这个供养就是法供养。 所以这里比较的,大概就是不是以普贤行愿的心态来修的那个供佛之具,那就自然感得人天福报,有漏的、有为的福德,跟这个法供养,无为、无漏的功德相比,那就是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普贤菩萨行愿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 广化律师:你以为你做的邪YIN之事没人知道吗?
- 弟子问虚云老和尚:修行为何如此艰难?他的回答让人醍醐灌顶
- 密参老和尚:你看古人哪一个祖师不是从禅堂出来的?
-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 幸福就是活在当下,别错过
- 广化律师:佛说我与一切众生互为父母,遇到这事后我才真正相信
- 心经白话分段贯释一
-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 幸好没有冲动裸辞!
- 广化老和尚 ∶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 忍痛斥资400给弟弟做盖洛普测试,他一句“没感觉”让我傻眼了……
-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 学佛为什么要广结善缘?
- 宏圆法师:十法界十如是
- 广化律师:你以为你做的邪YIN之事没人知道吗?
- 这样的慾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繫缚住
- 幸福就是活在当下,别错过
- 广钦老和尚:那些能够往生西方的,都是这样一类人
- 心经白话分段贯释三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