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种子具六义
剎那灭、阿赖俱有,耶识义恆随转应知、种具决定、阿赖待众缘、耶识义唯能引自果。种具 说出这「六义」的阿赖名字。第一个,耶识义是种具「剎那灭」。这个「剎那灭」,阿赖就是耶识义极短的时间,它就现起了,种具但是阿赖也就灭了,一剎那间就灭了。耶识义那么这是种具第一个种子义。如果说是没有生灭的话,有为法都是有剎那灭的,这个种子要具足这个意思。如果说是没有剎那灭,不生也不灭就是无为法了,无为法不能做种子生起一切法的,不能,无为法没这个功能。这是第一个义。 「俱有」,这个「俱有」应该加个「果」字「果俱有」,就是它这个种子生现行的时候,这个种子和现行是同时有的,同时存在的,不可以这时候这种子没有了,没有种子就不可能有现行,不可能会得果的,所以这是一个意思。 「恆随转」,这个种子生现行这件事,这个种子是各式各样的,譬如说我们现在内心里面有种子,要得果报的时候,得果报的时候不是有种子就立刻会得果报的,其中这个种子已经成就了,但是它要现行的时候,可能中间要距离很久。 譬如说我们现在修这个五戒十善,我们可能会得到人天的果报,但是忽然到三恶道去了,到三恶道去了这时候这种子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它还在,它还在你阿赖耶识里面,等到因缘具足,下面和「待众缘」,具足了这个时候,当然有「剎那灭」,它在你阿赖耶识里面存在,不是个常恆住寂静的面貌,是剎那生、剎那灭的变化的。但是得到果报得时候,虽然距离的时间可能是几千年,或者是几万年,但是种子还在,和得果的时候是「俱有」,那个时候还有种子,种子还没坏,它得果的功能还在,这一剎那间这果报现行,这个时候就是那个现行的果和那个种子是同时有,同时存在的。 这就是前面有剎那灭,但是它还在,就是还有这么个意思。如果说只有灭,这种子就消失了,那是不能得果报的,所以是「俱有」。「恆随转」这是第三个意思,第三个意思就是刚才说了,就是你内心的分别栽培了种子,和距离得果报也可能几十年,也可能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它不失掉,它恆随转一直随逐阿赖耶识继续的剎那生灭的转动,它不消灭的,这是「恆随转」。 另外在时间上说,由栽培因,你造了因去得果,中间也可能很长很久的时间,这个种子不失掉、「随转」。另外一个不同的,或者是你出过家,你栽培过戒、定、慧,但是也造了罪,没有去继续的修学圣道,跑到天上去了,享受五欲去了,或者到了色界天、无色界天去,或者又来到人间又到了三恶道去了,但是这个种子「恆随转」,不失掉,叫做「恆随转」。 这个说是我们在六道轮迴里面流转,我们栽培的罪业也好、栽培的善根也好,不失掉;我们也应该生欢喜心,但是也可能不全是欢喜,「恆随转」。「应知」,你应该知道这个种子是有「剎那灭」的,种子是与果「俱有」的,或者是「恆随转」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这下面还有一个「决定」的意思。这个「决定」,是什么呢?就是你做了善法,你栽培善法了,将来一定是得善的果报,你造了罪的业就得恶的果报,它不变的,所以叫做「决定」。决定它不会混乱的,不会说是造善得恶报,做恶得善报,那就是改变了,现在它是不变的;你做善就得善报,做恶就得恶报,你栽培出世间的善根,那将来得出世间的果报,所以「决定」。 「待众缘」,但是得果报这件事,要等待众多的因缘的资助,因缘不来还是不成就的,还是不行。说是农夫种田,你种下种子了,它不一定生果的,你需要下雨,还要施肥,还要做各式各样的条件会合了,那个种子才能生芽,逐渐逐渐生出来果来的,「待众缘」。这个「剎那灭」,说是这个我们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那一段文说到,一切法都有剎那灭,当然就是有为法都有剎那灭,这个剎那灭是不待缘的,自然是剎那剎那灭。那么若生果报是不是也是不待缘?不可以,生果报要待缘。没有因缘的资助它不得果报,说是你有善根,有善根还要「待众缘」,不然不行。 所以佛出现世间说法的时候很多人得阿罗汉,这就是「待众缘」。若是辟支佛,辟支佛不需要佛出世,但他也要努力,也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得辟支佛道,所以是「待众缘」,要等待众多的因缘。 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时时的努力,栽培这个种子叫它有力量,如果没有力量不行,没有力量想要生果很难,所以这个我们静坐这件事,尤其是有些静坐不相应的人,你就会放弃了,这么困难我就不坐了,不坐那就更没有希望;你若常常静坐,常常熏习那个寂静住的种子,叫它有力量,那么你将来得禅定的因缘就容易,就会容易出现,容易成就。「决定」还要「待众缘」。 「唯能引自果」和那个「决定」有点相似,但是有点不同,就是色法「唯引」色法的果,心法「引」心法的果,它们还是有差别,「唯能引自果」,不能够混乱的,不能说色法得到心法的果,心法得色法的果,它不能,不混乱的。 这样加起来这就是六种,「剎那灭」是一。「俱有」是第二。「恆随转」第三。「决定」是第四。「待众缘」是第五。「唯能引自果」是第六。这个具足这「六种义」,这是叫做「种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历代普贤菩萨感应四则
- 如何建立物业业主满意度提升的业务体系?
- 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得财源滚滚
- 吃变质的东西就是求福报?界诠法师:那叫愚痴没智慧
-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 在寺院上早晚课的重要性:真实学道者,定不敢轻纵乱清规!
- 如何建立物业业主满意度提升的业务体系?
-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 可怕!原来这个模式会让人生越来越糟糕……
- 在寺院上早晚课的重要性:真实学道者,定不敢轻纵乱清规!
- 妙莲老和尚:发了大愿,菩提心是什么就是佛心!
- 破地狱的偈
- 如诚老和尚:正信出家办道的出家人和赖佛吃饭的,天差地别!
- 命里出现的这两种人,都是来渡你的,遇到了一定要牢牢抓住!
- 和有趣的人相处,才能做有趣的事。
-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 和有趣的人相处,才能做有趣的事。
- 大年初一念楞严咒,才念到此句时,感觉一股热流从头顶灌到脚底
- 和有趣的人相处,才能做有趣的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