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4>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4>

1、楞严《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套经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4>

2、前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冥授,套经以选此方本根。前门【盖必一门深入,楞严逆彼无始,经第】“逆彼”就是套经回光返照,我们“顺”就是前门变成生死业流,顺着生死的楞严业、顺着生死流。经第

3、套经“逆”,倒转回来了,我们现在不再烦恼了、不再计较、不再痛苦了。逆彼无始劫以来什么。【织妄业流,】这四个字画双红线,我们无始劫来什么都不干。织妄业流,编织种种的妄想心,产生强大的业力流转,而流浪六道轮回佛陀说:众生是名可怜愍者。

4、叫他停,停不下来,一点都没办法。逆彼无始,织妄业流,【解六结而越三空,方为了义之修;获二胜而发三用,方为了义之证。】把笔统统放下来,现在要讲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这个六结,有的学佛十年、二十年,都搞不清楚,六结有二个:一个是六根之结,一个是六结之境。

5、因为统统搞不清楚。讲到这个六结: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深度的。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4>

1、先讲平面的六结,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六境产生的烦恼,这个叫做六结,就是六根之结,这是站在同一个平面讲的。现在站在深度讲的,叫做六结之境。

2、这打结是为何而来。是怎么来的。

3、何来之结呢。当然有境啊,境界的境,有境才会产生烦恼啊我们就举耳根,有六种烦恼,六种打结之境。

4、一、动态,动、静、根、觉、空、灭,这个是六结之境;前面讲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之结;现在讲的动、静、根、觉、空、灭,是六结之境,打结的境界我们用耳根来举个例子,譬如说:动态,今天如果年轻人跑去跳舞,音乐一放,动态的,受到这个动态就执着了,时间一到,就很想去跳舞、去吸毒,这是动态,打结了、烦恼了。二、叫静结,一个人受不了孤单、寂寞,跑到山上去,怕鬼、怕蛇,有恐惧,只要一静下来,他就有恐惧感。四处无人,没有伴侣,独自一个人,独守空闺,寂寞、无聊、恐慌、惧怕动态迷失、静结恐惧,动的境界,迷失了;静的这个境界,恐惧、无聊,每天都:唉。我好无聊喔、我好恐惧喔在静态的时候,没有人理他。

5、所以,女人家里电话会静静的,就是因为电话线烧断了,才会静下来啊。讲一讲,讲一讲:我只有跟你讲喔,你不要告诉别人喔。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