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任何宗派行者,一开始若不修地藏法门,绝对很难修得下来
1、任何成观法师:任何宗派行者,宗派一开始若不修地藏法门,行者修地修得下绝对很难修得下来。开始下方卡片关注「正法清流」公众号加★星标★。门绝首先,对难就是成观藏法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地藏经》与地藏法门。像净土宗的法师莲池大师曾经闭关修学地藏占察法门,而且他一辈子都修持地藏法门。任何 2、宗派另外,行者修地修得下律宗的开始弘一大师,他被尊为律宗的门绝祖师之一,他也提倡修习地藏法门因为地藏法门可以灭罪、减轻我们的业障,如果此后要修习其它法门,也比较没有障难。净土宗的祖师提倡此法门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帮助修行,作为念佛的辅助法门。 3、因为一般人念佛,常常有很多障碍,不能摄心专念,所以须要有一个辅助的法门,来帮助念佛成就。而且若修地藏法门,就不虞堕落三恶道,至少可以生于人、天,修得更好的话,甚至可以成为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重要资粮,所以大乘佛法中不论哪一个宗派,都提倡修习地藏法门。第二个原因──修地藏法门可以增长我们的善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根。信心很难建立,尤其是对于六道的信心:因为我们仍是凡夫,缺少智慧,无法以慧眼照见,故难生信,因此必须具有甚深善根才能于此而得信入。 4、然而,如果修地藏法门,借着地藏菩萨的加持,就能令你不可思议地生起信心。再者,六道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如果于六道不能信受,则于全体佛法便都不能信入;甚而以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都不是真实的、都是神话一般,用来骗诱我们行善。但如果你诵《地藏经》或修持地藏法门,你就会不可思议地产生信根,相信佛所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诚谛之语,这是由于你诵经的威力而令你业障消除了,才能生出信心。第三个原因──修习地藏法门是为了要灭罪。 5、无量劫以来,众生大都做了很多坏事。虽然不一定是杀人放火的大恶,但是杀、盗、淫、妄语、饮酒,贪、瞋、痴这些,都是坏事,都是恼害自他的恶事。什么是恶呢。佛经上说:可以令人起烦恼痛苦的事,皆称为恶事。 1、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人生不快乐,是因为心中有贪、瞋、痴,嫉妒、毁谤等等这些恶念,再发动身口去造种种恶事,去恼害他人,并且也令自己起烦恼,故这些事都称为恶业或罪障。我们无始劫来所造的恶业罪障无量,但若能念诵持《地藏经》,便可很快就消除掉:这一点,你自己也会感觉得到的。第四个原因──念诵《地藏经》能令人不堕落三恶道:这对众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堕恶道三涂,生于人天,才能有因缘福德学佛。第五个原因──修持地藏法门会增长世间的福报。 2、我们看地藏菩萨像,不论是雕塑或是画像,他一手握锡杖,一手持宝珠;有些造形中,虽不持锡杖,但也一定会捧一颗宝珠,那颗宝珠称为如意珠或摩尼宝珠。称为如意珠的原由是:因为地藏王菩萨在因地修行时,曾发过大愿,要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 3、所以你只要如法照经中所说去修,很快就能满你所愿。第六个原因──地藏王菩萨是诸圣所赞叹的:一切诸佛菩萨都赞叹他。《地藏经》是很特殊的一部经,经文自始至终佛都一直在赞叹地藏菩萨,而且十方世界诸大菩萨及诸天鬼神也都齐来赞叹。一般的经典都是菩萨赞叹佛世尊,至于佛赞叹菩萨的则非常少见;《地藏经》正好相反,一开始是佛在长行中亲口赞叹,最后还用偈颂、诗文种种赞叹,乃至于观世音、普贤、虚空藏等诸大菩萨,以及天龙八部、诸天护法都赞叹护持地藏王菩萨简而言之,因为地藏菩萨非常慈悲,特别照顾业障深重的众生:越是无能的众生。 4、佛法中所有的法门之性虽说是究竟平等的,但其相仍依众生之根器而有高下之别:有的法门适合根器较高的人修学;有的法门即使小根器的人也能修学。而才能低下、业障较重的人则最好依地藏菩萨:他就像是放牛班、弱智班、或是特教班的导师一般,业障最重的学生就由他来教。而末法时期、罪障深重的我们,大多属于放牛班,才会一再留级,轮转至今而不得出。释迦牟尼佛在经中,一再交代地藏菩萨说:“我入涅槃后,所有末法众生都交付于汝”。 5、这有如一位父亲临终时交代遗言,嘱咐长子,托付弟妹一般。因此地藏菩萨秉佛敕令,度化末法众生,须至弥勒菩萨成佛时,才会将重担卸下、交付给他;因此可以说,地藏菩萨是无佛时期最为慈悲、感应最快的一尊菩萨;而现在我们都属于他的法化之下。因此依经而言,末法时期,若要修行,一定要先修地藏法门,这是佛亲口交代的。成观法师:任何宗派行者,成观藏法一开始若不修地藏法门,法师绝对很难修得下来
成观法师:任何宗派行者,一开始若不修地藏法门,绝对很难修得下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轮迴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迴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三)【讲义】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一)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者何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九)严净毘尼者:毘尼戒律之总名,此云善治
-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 共读楞伽开示5—— 楞伽经是禅宗的最高经典 楞伽法门开示的是性相二门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五)【讲义】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三)【讲义】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
-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七)【注释】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 随机阅读
-
-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九)丙二发起序 此经以阿难示堕淫室为发起之端,以阿难过去空王佛所,与佛同时发心,其深本同前上首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七)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九)世界相续
-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四句,正明上之三学,不唯自度,实欲普度众生
- 共读楞严开示(十)带妄显真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讲义】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 要破执着,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六)第七卷末,佛答妙禅那,因阿难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
- 共读楞严开示(十三)圆彰七大,即性周遍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五)云何无众生,而说有吾我?云何世俗说?唯愿广分别
-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五)【讲义】辰二众生相续(分三) 已初六妄成就 二四生感应 三结成相续 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六)【讲义】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者:上二句指细色,此二句指粗色,即虚妄身境,内外四大之色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九)世界相续
-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九)【讲义】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讲义】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二)【讲义】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者:性觉则性本二觉,本具妙明明妙,并不假明而明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