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十四)诸法本空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经义贯是楞伽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开示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诸法 2、本空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共读有修之仁者,楞伽各位高僧大德,开示开悟见性的诸法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本空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共读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楞伽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开示产生种种宗教妄想。诸法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本空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然后更依此种种假名,作种种“妄想”;】这个妄想就是加上执著,有执著才产生妄想,不执著产生什么妄想呢。 3、这个妄想包括两种力道:一个是执著,一个是分别。然后进入一种强大的习气。从小到大包括我们所有的教育,你跟他讲:这是茶杯。从小教小朋友,小朋友一定讲:这是茶杯。 4、你跟小朋友讲:这是桌子。他说:爸爸这不是桌子他马上就讲你错了。你跟他讲:杯子空无自性,桌子空无自性。杯子是人定的,桌子也是人定的。 5、那么就会产生种种的名相的妄想。名相不能产生妄想,而是那份强大的认同度,坚固的执著才产生妄想。所以不是相的问题,是内在没办法透视那个相的不实在性、空无自性,他不能体会,所以死执的那个相误认为真的。我们今天夫妻来结合在一起,有建立这个家庭,你如果妄想说有永远的这个幸福家庭,这个是不可能的,有一天不是老公先死,就是老婆先死。 1、所以,学佛就是你要先有心理准备,死的时候——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你的心就不会那么痛,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你一定要先接受,事先接受那种无常、变故、刹那之间,否则你会哭得很惨。每天听到佛的开示: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无我,生灭变异,生生灭灭,那么妄想就慢慢……地减少,慢慢地减少,我们的正智就会浮现出来。【若知此等相、名、妄想皆是虚伪无实】就是六祖讲的: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万法的相、名、妄想都是虚伪无实的,无实就是空无自性。【如翳眼所见空中华,】翳眼比喻心中的无明。 2、这个心中的无明没开智慧的时候,你去台北市、高雄市所有的桥下那边指一指:那个是什么。他一定跟你讲:那个是路灯。你再走过去后问:那是什么打死不会改变这种观念,因为那就是事实,一个人走过那个陆桥这是事实。他哪里知道你的心是随着行人而妄动,认为那个人有来有去,其实那个人是空无自性的。 3、《六祖坛经》讲有两个人在争论:是风动。另外一个法师说:是风动,风没动,幡怎么动呢。 4、那另外一个说:风无形相的,你哪里看到风然后六祖就出现了,就像如电影般的出现,六祖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就是你动的时候,你就晓得你有主客二观。当风在动,风空无自性;幡在动,幡也空无自性,因缘和合,你认为动的东西,其实不在外境,是仁者心在动,因为你妄执所以有动。 5、简单讲你有主观的意识,你承认客观环境的存在性,如果没有主观的意识、意识心,客观环境的存在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这个世间每一个人的角度、看法都不一样,虚伪无实——无实就是空无自性。六祖讲:悟无心者入佛的正见;入无心者,入于圣人的智慧;入无心者入诸佛之心。共读楞伽开示
十四诸法本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