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无量为何净土呢?为什么只是遍缘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善问。但是佛国方极呢,既然问出来了,净土也勉强给他回答。只求 有三个理由。生西第一,无量为何是佛国方极让我们初机的念佛行人「易标心故」。标心在一处,净土我们心才能收摄。只求因为我们这个世间众生的生西心有个特点:散乱。制心一处都收摄不住,无量为何如果你标的佛国方极目标很多,他心就更散乱了。净土所以标显一处,只求指方立相。生西标显一处让他容易定下心来,这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阿弥陀佛本地发的大愿非常殊胜,这个大愿巨大的磁力场容易摄受我们。这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阿弥陀佛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分。这个「偏有缘故」,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可以知道,在无央数劫以前,五十四尊古佛次第的在这个世间示现——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从开始的锭光佛到最后的世自在王佛,就在世自在王佛座下有一位大国王,闻佛说法,发菩提心,「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那么这种历史的追溯,我们就了解:原来阿弥陀佛因地弃国捐王发大愿,是在娑婆世界出现的事情。当他发愿之后,无量劫积功累德的修行,随形九法界,所以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最有缘。 这「最有缘」是作为一个法门施设和产生效果的重要原因。佛很多,但佛度化众生或众生能不能接受他的教化,这中间的难易浅深、是否成功,最主要的是看有不有缘。佛度有缘之人,有缘就好度;没有缘,你水平再高——你就天天跟着他,他也不理你。 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的时候,他已经深知这个原因,所以他就不断的跟众生结缘。你看他每一次的示现都要布施,都要从手掌心里面出无尽的宝藏来布施给众生,都要去供养诸佛。他结缘是由于他要度这些众生。要度这些众生,先要跟他们结缘。为什么佛门常常说未成佛前先结人缘?你没有结上缘,成佛之后你也是光杆司令。因为你没有结上众生缘。 这个结缘的过程实际上是他布施慈悲、恩德的过程。他结上了众生缘了,等他修行证果成就之后,他对众生施设种种的教化、种种的启发,就能令众生欢喜,能令众生对他讲的法产生信心——能够证入欢喜益;然后你的讲法就能够触动、激活众生多生多劫的善的种子,这就是为人悉檀。 通过你的讲经说法,他如教奉行,就能够使他的五阴魔、烦恼魔各种恶障都摧毁,能够破恶——对治悉檀;能够生起善根,破除恶障,就能让他开显如来藏性——第一义悉檀。 所以结缘——结众生缘,就包括四悉檀。一个菩萨修行到最后度众生,首先先要结好人缘,结好众生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一十)无明的真实性质就是真如佛性 本来空之身就是法身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十九)业障就是你着相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七十八)心起知为智慧功用 观照及一切时皆如
-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十七)任运于体道两光明自相即光明母子相会
- 《大手印》浅析讲记(九十五)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就到了初禅
-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三)见定行三者是恒河大手印的三要素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十七)任运于体道两光明自相即光明母子相会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二十五)什么叫无失要道 认识本体一切摄归本体
-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 有爱则有苦
- 《佛陀的格言》十六、学习
- 《佛陀的格言》三、束缚
-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五十)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才能成就大道
- 《大手印》浅析讲记(二十四)三要印开朱点窄
- 《大手印》浅析讲记(一百零九)一切妄念皆由自性通彻境中所起之妙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