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五)【诠论】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
1、共读告共读楞伽开示,楞伽论佛量一百四十五,开示【诠论】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百诠非思量所知。识有识有生诸识有二种生,种生住灭知诸种生注生种住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非思楞伽经义贯是谓流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及相 2、共读告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论佛量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百诠各位高僧大德,识有识有生开悟见性的种生住灭知诸种生注生种住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3、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诠论】“综上所说,简言之,八识的每一识,都各有表面的”以“及底层的两种生住灭。”表面的就是粗糙,心对境能够观察得到,叫做粗糙的微细,底层的叫做微细的生灭,通常是指种子跟习气,表面的生住灭,通常是指能所不断,那么底层的两种生住灭呢。就是微细的生住异灭呢,的两种生住灭,一种是表相、一种是深层的,那么深层的,通常是指种子跟习气,所以有的人修行他很用功,但是用功到最后他无力感。 5、这表面以及潜在的生住灭,又好比河水的流速,皆有水面上的流速,与水底下的流速两种。水面上的流速容易观察,比较明显易见,潜流之速则深细不现,潜流就是我们讲的伏流,眼睛看不到的,很多去游泳死掉的,就是潜流卷走的。潜流之速则深细不现,非深通当地水性的人。 1、附及,常有人游水出事,就是游泳,就因为不通水底潜流之速与水面不同的关系。相同的,修行人若不知诸识的生灭有表面的相与潜在的流注不同,不但不能达于究竟,而且常会有危险。水面上的流速,比如相生、相住、相灭,讲到这个“相”,当然就是心跟境的结合。是由风力造成;水底下的潜流之速,比如流注生、流注住、流住灭,这个就讲到微细难以观察的,隐藏在深处的,就是我们内在深处的种子跟习气,是由地形造成。 2、风力有如六尘境界,地形地势有如无始的无明业力。这个无明业力,就是转化我们正报跟依报主要的力量。生命怎么来的。 3、生命从无始无明业力而来的。死了往哪里去。 4、往六道轮回而去生从无明业力来。死往哪里去。 5、死往六道轮回去。这是迷惑的众生由大悲愿力真如力流注,就是清净的水,清净的心水,清净的本体流露出来的,所以诸佛菩萨由无量亿劫来注动于娑婆世界或其他的世界,来救度众生,从清净真如流露出来大悲的愿力也是不断。所以无明业力,这个是微细生灭流出来,就创造了人生跟宇宙,六根、六尘、一十八界,所有的每一件事事物物,好像是真实的东西。共读楞伽开示
一百四十五【诠论】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修行最怕就是还没有上路
- 绍云老和尚:近代这几位大善知识都是开了悟的大德高僧
- 绍云老和尚:近代这几位大善知识都是开了悟的大德高僧
-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是真正的选佛道场,如果过去世没有培植福德,想住云居山是不可能的
-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 离开过去和未来回到生命的现场
- 真正的成长,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 空了杯子,才能从新开始。
-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 禅宗不是禅定,参禅是智慧的境界
- 绍云老和尚:以前睡觉做梦都是五欲,现在做梦懂得念佛了,这是你在用功了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本来分第三
-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 绍云老和尚:真出家,提到名利这些事都会怕
- 绍云老和尚:被拐卖两年的孙子,竟用这个方法找到了!
- 绍云老和尚:现在的善知识为什么这么少?
-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 绍云老和尚:这是入道的起码功夫
- 禅宗永嘉玄觉禅师心法精要及其实修指导
- 绍云老和尚:不念佛拜佛不诵经,你的五欲妄想就来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