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七)阿难请定,列举三名
1、列举三名共读楞严开示,共读三十七楞严经讲义是楞严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开示,这两部开示是阿难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请定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列举三名有修之仁者,共读各位高僧大德,楞严开悟见性的开示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阿难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请定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列举三名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共读产生种种宗教妄想。楞严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2、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所谓禅那修证圣位,但明其复还本体,出其本有家珍,】「出」就是显,显示其本有的家珍。 3、【非从外得也。】所以,即心就是佛,应当知道,离心无别佛,修行不在心性上下手。离开这个心性,哪里有极乐世界呢。 4、离开这个心性,哪里有正法呢。离开这个心性,哪里有三宝呢。 5、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非从外得,念念消归自性,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才不会每天期盼临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却忘了现在要处理种种的烦恼。很多人有错误的观念,听了佛法,门关起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又认为这样叫做行,其实这样一点都不行。 1、烦恼来了听了净土法门,门关起来,不听经、不闻法,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叫做硬干,一定会起烦恼的,因为我们的体力有限;我们要靠智慧力,般若的力量、愿力、念力,除了体力以外,这个是作后盾。我们修行听经闻法,烦恼来了,知道怎么样下手,如何来放下它。 2、因此,听经闻法是特别的重要。【阿难请定,列举三名,因不知佛定总名,但将平日,所闻三定别名,加一妙字以问曰:「妙奢摩他、三摩、禅那。 3、」如来一闻,便知阿难不悉佛定总名。】「不悉」就是不了解,不了解佛定的总名是什么,他不知道佛定的总名叫做首楞严。 4、【故先答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说:有三摩提,有一种定,三摩提也是定。其实,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5、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就是你只要悟到本性的定,万行,怎么样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或者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就是万行,其实,万行不离心性,这个是正法。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十方如来,有一门超出的妙庄严路。十方如来,一门超出,是什么意思。就是舍识用根,明心见性,直达妙庄严路,这就是如来大定。共读楞严开示
三十七阿难请定,列举三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